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6h】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封面

前 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结 果

1. 患者的临床资料

2.乳腺癌骨转移部位分布特点

3.乳腺癌无骨转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4.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

讨 论

1.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转移灶的分布特点

2. 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时间构成比

3.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乳腺癌骨转移诊疗现状

1.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标准

2.乳腺癌骨转移诊断方法

3.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总结近十年来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乳腺癌骨转移发生部位的分布情况,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规律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判定预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2年01月-2011年01月确诊为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或复诊进行随访,总结乳腺癌骨转移发生部位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从研究对象中筛选出行手术治疗并且术前未行放化疗的病例,以乳腺癌术后骨转移发生距手术时间为主线,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乳腺癌骨转移距手术时间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影响乳腺癌骨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以多发病灶起病为主,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胸部、骨盆、肢体、颅骨,转移率分别为75.3%、74.0%、56.0%、46.7%、28.7%,不同转移部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有135例行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无骨转移生存时间为1~255个月,中位时间28个月,1年内、3年内、5年内的累积转移率分别为:23.0%(31/135)、59.30%(80/135)、74.80%(101/13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分期、化疗与否是影响乳腺癌无骨转移生存期的因素(P<0.05);年龄、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与否、ALP水平、是否合并内脏转移、骨转移部位数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总生存的因素。Cox多因素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发病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数目及化疗与否是影响乳腺癌无骨转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内分泌治疗与否、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否合并内脏转移、骨转移部位数和CerbB-2状态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1.乳腺癌骨转移易发生于中老年人,以40-60岁年龄段为主。术后3年内骨转移发生率高,骨转移部位依次为脊椎、胸部、骨盆、四肢、颅骨。2.发病年龄、淋巴结转移数目、病理类型、化疗与否是影响乳腺癌无骨转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3.淋巴结转移数目、内分泌治疗情况、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初发时骨转移病灶数目及CerbB-2表达情况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4.外周血CA15-3>100U/ml,血清ALP升高可能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不良因素。而外周血CEA水平不能作为判断乳腺癌骨转移预后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