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mg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的干预研究
【6h】

20mg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随访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与hs-CRP比较

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4. 两组治疗前后颈部B超检查结果比较

5.不良反应

讨论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的发生

2.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

3.HS-CRP与动脉粥样硬化

4.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疗效及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进展

1、调脂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的疗效及其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短期内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20mg)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塞的预后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选择排除标准,并根据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发病2周内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和拜阿司匹林0.1g/d口服;对照组:31例,除不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外,其余基础常规治疗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连续治疗2月后,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2月后检测以下指标:(l)测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判断早期应用小剂量(20mg)的阿托伐他汀钙的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用药期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明确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2)比较用药前后血脂差异,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的早期调脂作用;(3)检查颈动脉B超,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的影响,(4)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研究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塞的抗炎作用。
  结果:(l)两组临床资料可比性:治疗前两组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NIHSS评分,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2)早期应用20mg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治疗作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均有增加,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周后比治疗前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降低(P均<0.05),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也比其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2个月后比治疗前TC和LDL-C及hs-CRP水平降低(P均<0.05),且治疗2个月后hs-CRP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个月后比其治疗前、治疗2周后IMT均降低,但组间及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斑块积分有下降趋势,但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应用小剂量(20mg)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调脂、抗炎、稳定逆转斑块作用的多效性机制综合作用,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