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验肉种鸡MDV和REV共感染动态病理学与抗原定位的研究
【6h】

实验肉种鸡MDV和REV共感染动态病理学与抗原定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表

声明

1引言

1.1马立克氏病

1.1.1 MDV病原特性

1.1.2流行病学

1.1.3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1.4组织病理学

1.1.5发病机理

1.1.6诊新

1.1.7防制

1.2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

1.2.1 REV病原特性

1.2.2流行病学

1.2.3 临床症状

1.2.4组织病理学

1.2.5发病机理

1.2.6诊断

1.2.7防制

1.3禽类免疫抑制病与MDV、REV共感染

1.3.1禽类免疫系统和免疫抑制

1.3.2 MDV与REV共感染研究概况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试验仪器

2.1.2试验材料

2.1.3试验地点

2.2方法及检测指标

2.2.1病毒

2.2.2试验动物感染及饲养

2.2.3 MDV与REV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2.2.4增重、免疫指标及死亡率的测定

2.2.5动态病理学变化

2.2.6细胞凋亡的检测

2.2.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DV与REV的分布

2.2.8聚合酶链反应(PCR)

2.2.9超薄切片的制备和电镜观察

3结果与分析

3.1 MDV与REV感染后对鸡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3.1.1白细胞数量变化

3.1.2血液中T淋巴细胞变化

3.1.3鸡血清蛋白含量变化

3.2增重、免疫指标和死亡率的变化

3.2.1病毒感染后对鸡体重和免疫指标影响

3.2.2攻毒后各组鸡只死亡情况

3.3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

3.3.1 MDV与REV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3.3.2组织学病变

3.4细胞凋亡的检测

3.5免疫组化检测MDV与REV的分布

3.6 PCR结果

3.7超微结构检测

4讨论

4.1血液学指标

4.1.1血液中细胞变化

4.1.2清中蛋白含量变化

4.2增重、死亡率及免疫指标

4.3动态病理学观察

4.4动态病理组织学变化

4.5细胞凋亡

4.6抗原在免疫器官及其它内脏器官的分布

4.7 PCR及电镜在诊断中的应用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为研究当前日益复杂的禽病毒性肿瘤病混合感染致病机理和病毒间的相互作用,提供鉴别诊断及早期诊断病理学依据,降低因禽肿瘤病引起的经济损失。本实验通过人工接种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强毒株,建立了肉种鸡肿瘤病毒混合感染的病理模型。通过血液学、免疫学、动态病理学和肿瘤组织超微病理学检测。深入研究了MDV与REV混合感染肉种鸡后疾病的发生、发展状况,比较各种诊断方法的特异性,并明确了最佳鉴别诊断和早期诊断时间。 血液学检测显示,混合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高于单独感染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淋巴细胞和粒细胞数增加最明显。感染组血清总蛋白(TP)随日龄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混合感染组最低。混合感染组均在攻毒后1~2周和10~13周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早期和后期,混合感染组机体在病毒的作用下处于炎性反应和体液免疫抑制状态。 通过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凋亡和抗原定位进行免疫学检测。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体重最低,生长抑制明显,混合感染组脾脏指数最高、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最低,表明免疫细胞被侵害后发生变性、坏死,造成急性炎症反应,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受到抑制。通过原位末端标记进行部分组织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非免疫器官增生淋巴细胞分别在感染后7周和10周出现凋亡,此现象在单独感染中出现时间稍迟后,表明混合感染可以促进这些细胞的凋亡。采用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抗原定位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抗原都在2周时开始检测到,4~7周达到高峰,RE抗原阳性稍强于MD,阳性信号主要出现在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和肝等增生的淋巴细胞内,表明了病毒最先侵噬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REV首先发挥致病作用,4~7周为最佳抗原定位检测时间。 通过临床病理学、病理组织学进行动态病理学研究。发病情况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攻REV组和攻MDV组分别在2、3、4周开始死亡,总体死亡率分别为43.3%、36.6%和30%。大体病变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2~4周肝、脾、肾稍肿大,并有肝周炎、心包炎等,混合感染组、攻REV组和攻MDV组分别在5、6、6周时肝、脾、肾、心脏呈不同程度的肿大,有大小不等肿瘤结节。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肝、胰腺、腺胃、盲肠扁桃体、心肌感染后1周出现以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除脑、脊髓以外,所有组织器官在2周时开始出现以幼稚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为主的增生灶,有的增生灶中有原始网状细胞和马立克氏病细胞,以4~10周最为明显,混合感染比单独感染发病早1~2周、病变更明显。提示混合感染可加重初期的炎症反应和其它疾病继发感染,加大病死率,加快了病毒致瘤进程。免疫组化抗原弱阳性和病理学变化不明显组织,PCR扩增结果也为阳性,说明了PCR.的敏感性,可作为两种病毒感染检测的准确方法。肿瘤组织超微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肝脏肿瘤组织有大小不同的淋巴细胞,并见淋巴细胞的凋亡、核分裂相和坏死。在同一细胞胞浆内有马立克氏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两种病毒粒子。表明了混合感染中淋巴细胞是组成肿瘤的主要细胞成分,两种病毒粒子可以突破相互干扰作用共同促进肿瘤形成。 本实验发现MDV与REV混合感染的血液学、免疫学、动态病理学和肿瘤组织超微病理学的结果在反映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上具有一致性。病毒首先侵害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炎症、免疫抑制和肿瘤细胞增生,REV首先发挥作用,随后出现两种病毒明显的协同致病作用。2周时抗原定位检测是免疫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方法,2周时马立克氏病细胞、原始网状细胞、多形态和幼稚淋巴细胞是早期病理学诊断依据。两种病毒粒子是混合感染的最好证据,PCR为混合感染提供更为便捷的诊断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