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过程后评价探析
【6h】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过程后评价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背景意义

1.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背景

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相关定义界定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技术路线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进展

2.1国外项目后评价研究的进展

2.1.1西方发达国家项目后评价研究的进展

2.1.2发展中国家项目后评价的进展

2.1.3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后评价的进展

2.2国外项目后评价发展趋势

2.3国内项目后评价进展

2.4国内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进展

2.5国内外项目后评价对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的启示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的依据及原则

3.1项目后评价的概念和依据

3.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3.2.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强调社会经济要素的驱动作用

3.2.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表现综合效益原则

3.2.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整体性原则

3.2.4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3.2.5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过程后评价的内涵

5.土地开发整理过程评价程序和方法

5.1过程评价的主要程序

5.1.1提出问题

5.1.2筹划准备

5.1.3深入调查搜集资料

5.1.4确定过程评价指标和权重

5.1.5判断项目实施的成功度及改进建议

5.2土地开发整理过程评价的主要方法

5.2.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5.2.2过程评价的方法

5.2.3过程评价指标选取与量化

5.2.4成功度确定

6.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过程评价研究

6.1项目概述

6.1.1项目区情况简介

6.1.2项目区自然条件

6.1.3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6.1.4社会经济条件

6.1.5土地利用现状

6.1.6项目区农业生产造成的问题

6.2项目过程评价

6.2.1组织指标的成功度

6.2.2方案指标的成功度

6.2.3实施指标的成功度

6.3项目实施过程的成功度

6.4项目实施过程的建议

7结论

7.1界定了土地开发整理后评价内涵

7.2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过程后评价的指标体系

7.3确定了土地开发整理过程后评价的指标量化的方法

7.4通过实例对过程后评价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十五期间”,我国基础建设占用耕地109.4万hm2,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142.7万hm2,实现了国家耕地占补平衡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压力日益增大。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并明确提出“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土地开发整理为实现这个目标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经历这样的程序:选址→可行性研究→审批→规划设计→批复→工程实施→竣工验收。在实际的项目操作过程中无法缺少的一个步骤是工程变更,有的项目在实施前进行变更,有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变更,有的在实施后变更;有的是局部位置调整,有的是方案调整,有的是工程布局调整,变更成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不可或缺环节。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本论文选择土地开发整理过程后评价为探讨主题,尤其是过程评价的施工评价,具体分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找出造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方案变更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研究,以客观反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理论设计和实际施工的偏差,找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整体运作过程中的不足,减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和变更,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合理化、科学化和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土地开发整理方案、组织、实施三方面选择了15类因素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特尔斐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后评价的过程评价的主要指标和指标权重,以及因素因子的分值。并结合肥城市国庄、陶阳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项目综合分值为0.842,评价结果为“完全成功”,同时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过程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