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镇财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以山东省宁阳县为例
【6h】

乡镇财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以山东省宁阳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乡镇财政能力的相关理论阐释

2.1 乡镇财政能力的内涵

2.1.1 乡镇财政的内涵

2.1.2 乡镇财政能力的内涵

2.2 乡镇财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2.2.1 乡镇财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

2.2.2 加强乡镇财政能力建设是发挥财政职能的重要保障

2.1.3 加强财政能力建设,促进农村经济与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1.4 加强乡镇财政能力建设,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

2.3 乡镇财政能力的理论基础

2.3.1 公共选择理论

2.3.2 财政分权理论

2.3.3 分税制原理

2.3.4 公共财政理论

3 宁阳县乡镇财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状况分析

3.1 宁阳县乡镇财政能力建设基本情况分析

3.2 宁阳县乡镇财力收入结构分析

3.3 宁阳县乡镇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3.4 宁阳县财政收入支出差额与负债分析

3.5 小结

4 宁阳县乡镇财政能力建设案例分析与评价

4.1 乡镇财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乡饮乡财政能力综合评价

4.2.1 乡饮乡基本情况简介

4.2.2 乡饮乡财政能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数据

4.2.3 乡饮乡财政能力综合测算

4.2.4 乡饮乡财政能力综合评价

4.3 华丰镇财政能力综合评价

4.3.1 华丰镇基本情况简介

4.3.2 华丰镇财政能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数据

4.3.3 华丰镇财政能力综合评价

4.4 乡饮乡和华丰镇的对比分析

5 提升乡镇财政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建立持续稳定的乡镇财政能力建设机制

5.1.1 挖掘潜力,多渠道拓宽、培植乡镇财源

5.1.2 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

5.2 建立健全减轻乡镇财政负担的缓压机制

5.2.1 加大财政向乡村转移支付力度

5.2.2 着力减轻乡村支出压力

5.2.3 积极化解乡村债务

5.3 建立规范有效的政府管理机制

5.3.1 大力推行“乡财乡用县管”模式,加强乡镇资金管理

5.3.2 实行“村财村用乡管”模式,加强对村级资金的管理

5.3.3 严格处置程序,加强集体资产管理

5.4 建立灵活高效的政策机制

5.4.1 在政策上倾斜,优化发展环境

5.4.2 在物质上扶持,以“输血促造血”

5.4.3 在精神上鼓励,增强发展欲望

5.5 完善组织保障,建立配套联动的领导机制

5.5.1 落实领导责任

5.5.2 科学制定规划

5.5.3 加强督促检查

5.5.4 强化农村集体班子建设

6 结论与后续研究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的乡镇是一个数量十分庞大,情况又各不相同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单位。乡镇财政能力既可以反映我国基层政府行政能力的水平高低,又可以反映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完善程度,还可以反映基层财权和事权分配的合理与否。可以说,乡镇基层财政的建设与完善,直接关系着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国家政策的落实。因此,对我国现阶段乡镇财政能力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山东省宁阳县为例对乡镇财政能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经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乡镇财政能力是指乡镇政府为实现所管辖区域的公共利益,发展社会(农村)经济和维护乡镇政府自身生存与发展,从社会资源中汲取财力的能力。其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高低,财政体制的规范程度,政府的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2)宁阳县乡镇财政能力不断提升,但也存在收入支出不平衡、负债问题严重、支出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等不足。
   (3)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乡镇财政发展能力、乡镇经济发展能力、乡镇政府经济管理能力、乡镇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等四大类指标,其原理是一种整理和综合人们主观判断客观的方法,也是一种把定性分析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处理和分析许多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手段。运用其基本原理,可以把评价体系分为若干层次,建立层次分析模式。
   (4)乡饮乡财政基础比较薄弱,虽然近来来发展势头较好,但是财政总量还比较小。华丰镇财政基础比较好,各业发展比较均衡,但是经济结构需要调整。乡饮乡与华丰镇二者比较:华丰镇的总体乡镇财政能力要明显强于乡饮乡,各年份之间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5)提升乡镇财政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建立持续稳定的乡镇财政能力建设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减轻乡镇财政负担的缓压机制。三是建立规范有效的政府管理机制。四是建立灵活高效的政策机制。五是完善组织保障,建立配套联动的领导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