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6h】

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选择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理论系统认识

3 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选择行为描述性分析

4 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 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选择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植物品种权的开发实施与应用,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类单位作为植物品种权申请授权主体,与种业企业相比,在植物新品种生产经营与销售环节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我国植物品种权开发实施率较低,既影响了植物育种者的自身经济效益又制约着我国农业竞争力。因而,科研院所、高校植物品种权人与种业企业合作实施品种权,是降低品种权实施风险与成本、提高品种权实施成功率、创造最大化品种权商业价值的有效途径。而如何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是品种权合作实施的关键。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有关专家和实地调研基础上,以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类比分析、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重点从理论分析、行为描述、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等方面,对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包括:
   (1)对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理论的系统认识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产学研合作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界定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的内涵、特点、主体、客体,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品种权合作实施的重要性。认为,品种权合作实施是品种权人与种业企业自愿发生的行为,具有高风险性、信息不对称性、人合性、双赢性等特征。通过合作,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实现双方专业化分工、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
   (2)对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选择行为的描述性分析是合作伙伴选择评价的基础。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分别从科研院所、高校植物品种权人和种业企业(品种权实施方)视角对双方合作实施品种权的意愿、动机和伙伴选择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分析。
   研究表明,品种权人与种业企业双方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其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双方建立联系的途径和选择决策方式已趋于多样化,但在合作伙伴选择方面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合作伙伴选择评价的关键。遵循“理论分析、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融合调整、逐步完善”的指标设计思路,设计出品种权合作实施中种业企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分析种业企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包括合作意愿、经营规模、技术吸收学习能力、厂址区位等17个具体指标在内的理论指标体系;其次,根据理论指标体系,调查品种权人在选择种业企业时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实际数值,运用SPSS 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五个主因子,得到实证指标,包括合作程度、基础能力、经营能力、信誉保障和利益保障等5 类15个具体指标;综合比较分析理论指标和实证指标,得到最终指标体系。由于品种权人与种业企业在品种权合作实施中的作用与分工不同,对其评价选择的标准也有差异。因此,在分析品种权合作实施中品种权人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种业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与设计思路,构建出品种权合作实施中品种权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合作程度、新品种研发实力、品种权实施客体、信誉形象和利益保障5 类15个指标。
   (4)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伙伴模糊综合评价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已与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植物品种权人)建立合作关系的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评价分析,初步印证了本文伙伴选择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5)提出拓宽信息渠道,加强品种权实施主体、客体信息收集与维护工作;完善品种权合作实施保障机制;优化品种权合作实施契约,提高合作双方签约率与履约率;完善植物品种权合作实施的社会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品种权合作实施双方伙伴关系的达成。并对本论文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