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对玉米营养价值和物理性状影响的研究
【6h】

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对玉米营养价值和物理性状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为了弄清不同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对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析因设计,采用2个存放时间(新鲜:收获1个月vs.陈旧:收获12个月以上)×2个区域(东北vs.华北地区),通过籽实物理和加工性状测定、化学成分分析和活体动物代谢实验三个方面,系统进行了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对玉米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的评定。
   试验一:通过对玉米籽实物理及粉碎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陈旧玉米的百粒重、算术平均粒径、粒度模数和几何平均粒径与新收玉米的对应指标比较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华北玉米的硬度、容重、百粒重、算数平均粒径和粒度模数与东北玉米的对应指标比较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玉米籽实硬度、百粒重、容重、算数平均粒径和粒度模数在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几何平均数粒径存在互作效应趋势(P=0.0548)。
   试验二:玉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证明:玉米风干样本基础(采样基础)上的干物质(水分)含量差异比较大。在干物质基础上,陈旧玉米中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新收玉米(P<0.05);华北地区种植玉米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高于东北地区玉米(P<0.05),无氮浸出物含量低于东北地区(P=0.05),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和总能差异不显著(P>0.5);玉米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在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间存互作效应(P<0.05),无氮浸出物含量和总能在两者间也存在一定互作效应趋势(P<0.09),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在两者间无互作效应(P>0.05)。陈旧玉米中组氨酸含量与新收玉米之间差异显著(P<0.05),陈旧玉米中缬氨酸含量与新收玉米有差异趋势(P=0.0671),而其它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华北地区种植玉米的半胱氨酸含量与东北地区的差异显著(P<0.05),而其它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中组氨酸含量在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间互作效应显著(P<0.05),玉米中丝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在两者间有互作效应趋势(P<0.05),而其它氨基酸含量在两者间无互作效应(P>0.05)。
   实验三:选用36日龄AA肉仔鸡10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另外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内源组。采用全收粪尿法,研究不同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对玉米养分利用率的影响。如果表明:陈旧玉米的粗蛋白表观代谢率低于新收玉米(P<0.05),而玉米干物质、有机物质和总能表观代谢率无差异(P>0.05);华北地区种植玉米的粗蛋白、干物质、有机物质表观代谢率和总能全部低于东北地区玉米(P<0.05);玉米中常规成分表观代谢率在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无互作效应(P>0.05)。陈旧玉米的粗蛋白真实代谢率低于新收玉米(P<0.05),陈旧玉米的干物质、有机物质和总能的真实代谢率低手新收玉米(P<0.05);华北地区种植的干物质、粗蛋白、有机物质和总能的真实代谢率显著低于东北地区(P<0.05);玉米中常规成分真实代谢率在储存时间和种植区域间无互作效应(P>0.05)。
   通过对玉米氨基酸代谢研究表明:陈旧玉米中除半胱氨酸、酪氨酸、脯氨酸、丝氨酸和异亮氨酸外其余氨基酸真实代谢率低于新收玉米(P<0.05),其丝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真实代谢率低于新收玉米(P<0.05),陈旧玉米中氨基酸真实代谢的平均值低于新收玉米(P<0.05),而半胱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的真实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华北地区种植玉米中除赖氨酸和酪氨酸外其余氨基酸真实代谢率低于东北地区玉米(P<0.05),华北地区种植玉米中氨基酸真实代谢率的平均值低于东北地区玉米(P<0.05),而赖氨酸和酪氨酸的真实代谢率在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中丝氨酸的真实代谢率在种植区域和储存时间间有互作效应(P<0.05),半胱氨酸的真实代谢率在两者间存在互作效应趋势(P<0.1),而其余氨基酸的真实代谢率在两者间无互作效应(P>0.05)。
   存放时间和种植地区不同,可以影响玉米物理加工性状(P<0.05);影响玉米常规成分、总能和氨基酸分析值;影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对肉鸡的利用率(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