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亮斑扁角水虻生物学及其幼虫肠道细菌的研究
【6h】

亮斑扁角水虻生物学及其幼虫肠道细菌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亮斑扁角水虻Hermertiaillucens(L.)是一种大型双翅目(Diptera)水虻科(Stratiomyidae)扁角水虻属(Hermetia)昆虫,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在国内大部分省份都有分布,在国外在美洲、非洲,澳洲,新西兰和多个太平洋岛屿上都有记录。通过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对有机垃圾的消化一方面把其中残留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昆虫蛋白,作为一种蛋白饲料添加剂,另一方面能够降低了粪便的累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解决了目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两大难题,而且对于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亮斑扁角水虻为研究对象,从其形态、主要生物学特性和幼虫的肠道细菌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亮斑扁角水虻人工生产繁殖和集约化处理有机垃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亮斑扁角水虻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成虫体常大型,较瘦长,体色主要为黑色。雌雄复眼均远离。触角柄节棒状延长,长是梗节的4.0-5.0倍;鞭节由8个亚节组成,基半部各节差不多等长;端半部由一长的扁平的未节组成;头部前方隆起。小盾片无刺。中室发出4条翅脉,翅在膜质部浓密部有微刺。腹瘦,由5节组成。卵乳白色,近椭圆形,卵壳韧而软。初孵化幼虫通体白色,透明,其体内消化系统清晰可见。体型肥胖,体表有微毛。蛹为围蛹,初化蛹是为淡黄色,后渐变为深褐色。表皮革质,较硬。
   2.亮斑扁角水虻在福建省1年3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第一代从5月末到7月末,大约9周,第二代从7月末到9月初,大约6周,第三代从9月初到11月中,大约9周,幼虫期又分为6个不同的龄期,第6龄幼虫被称为预蛹,这一时期幼虫头部更加几丁质化,一般认为这个龄期的幼虫不再取食。低温下幼虫进入静止期,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在恒温(27.8℃)下可以快速生长,孵化后12d可以长到17mm长,在孵化后21d可以完成幼虫龄期。
   3.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具有处理禽畜粪便的能力。通过与金黄指突水虻幼虫相比,发现亮斑扁角水虻幼虫与金黄指突水虻幼虫取食猪粪、牛粪的能力接近,但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能够更有效地将粪便转化为自身营养物质。
   4.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肠道细菌分离及鉴定
   从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肠道中分离纯化获得7个细菌菌株,并对其菌体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7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短状杆菌属(Brachybacterium)、巨大芽孢杆菌属(Bacillusmegaterium)、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