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鸡干扰素基因突变与其抗马立克病的相关性分析
【6h】

鸡干扰素基因突变与其抗马立克病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英文缩略语和符号说明

摘要

1 前言

1.1 马立克氏病的研究进展

1.1.1 MD的研究背景

1.1.2 MDV的形态与结构

1.1.3 MDV的分类及血清型

1.1.4 MDV的核酸及其基因构成

1.1.5 MD的发病机理

1.1.6 宿主对MDV的免疫应答

1.1.7 MDV特有的基因

1.1.8 MDV的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

1.2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1.2.1 干扰素的功能

1.2.2 干扰素的分类

1.2.3 Ⅰ型干扰

1.2.4 Ⅱ型干扰素

1.2.5 干扰素-γ在动物疾病防控中的应用

1.2.6 Ⅲ型干扰素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的仪器设备

2.3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

2.3.1 试剂及配置

2.3.2 工具酶

2.4 PCR所用引物及来源

2.5 试验方法

2.5.1 提取基因组DNA

2.5.2 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5.3 PCR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5.4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血常规检测结果

3.2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3.3 IFN-γ PCR扩增结果

3.4 目的基因PCR产物的电泳检测结果

3.5 等位基因组成

3.6 测序结果

3.7 基因型与表现型统计结果

3.8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攻毒后的血常规检测结果

4.2 关于SNP检测技术的可靠性

4.3 关于所发现的IFN-γ点突变对鸡抗MD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展开▼

摘要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有高度传染性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与鸡新城疫及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列为危害家禽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疾病,可引起鸡群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病毒经空气传播,传染力强,防控较为困难。从遗传学角度寻找高抗病力基因,提高抗病基因的频率,增强鸡群的抗病力是控制马立克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影响家禽抗病力的候选基因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基因是最重要的一员,其表达产物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不但有抗病毒活性,还具有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功能,在IFN家族中,IFN-γ起着主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促进MHCⅡ类分子表达;ChIFN-γ可刺激NK细胞并增强其杀伤功能,有利于机体清除病毒感染;并可直接促进T、B细胞分化和CTL成熟,刺激B细胞分泌抗体,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本研究以山东省3个优良地方鸡种(寿光鸡、济宁百日鸡、汶上芦花鸡)为实验材料;以SPF(白来航鸡)鸡为对照材料,通过对比研究其在实验室人工攻毒后的抗病力等;并利用PCR-SSCP技术对不同鸡群的干扰素-γ基因进行了SNPs多态性检测,继而分析干扰素-γ基因突变与鸡抗马立克氏病的相关性。结果,在攻毒后4周龄、6周龄和8周龄时对各组鸡随机采样检测血常规指标,发现各组鸡在4周龄、6周龄和8周龄时白细胞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IFN-γ354bp处发现了一个碱基突变,为C→T的转换突变。对4种攻毒组鸡的基因频率进行了两两比较,结果发现,济宁百日鸡与汶上芦花鸡的突变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寿光鸡和SPF白来航鸡。4种鸡60日龄的死亡率的统计结果表明,SPF白来航鸡因为没有母源抗体,所以较易感病,死亡率为60.5%;三个地方品种中寿光鸡最易感,死亡率为65.4%,与SPF鸡相比较差异不显著;百日鸡和芦花鸡的抗病性最强,死亡率分别为25.4%和23%,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与SPF白来航鸡和寿光鸡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Spes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得:IFN-γ基因突变与鸡60日龄的死亡率呈负相关(r=-0.978,p<0.05)。对不同时间段各基因型死亡数量的统计结果,TT基因型鸡前期死亡数量很少。结论:三种地方品种鸡中百日鸡与芦花鸡对马立克病的前期抵抗力较高,寿光鸡较低;马立克病毒对三种鸡体内白细胞总数变化没有影响;鸡IFN-γ354bp处突变基因频率与鸡前期抗马立克病力有一定相关性;TT基因型对马立克病有抗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