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钙血症与危重症的相关性分析
【6h】

低钙血症与危重症的相关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第一部分低钙血症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价值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二部分重症患者红细胞膜钙泵及胞内总钙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低钙血症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重症患者红细胞膜钙泵及胞内总钙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目的:研究低钙血症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心脑血管病医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07月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症患者共110例为病例组,病例组根据血清钙水平分为低血钙组和正常钙组,另收集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标本检测生化指标、血常规、凝血指标、血气pH值等指标,确定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钙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分析低血钙组与正常钙组间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和住院病死率的差异。
  结果:①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70.9%,其中全身性感染及创伤患者的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分别为80.9%、79.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白蛋白血症、高乳酸血症、INR升高、D-二聚体升高、25-(OH)-D3缺乏为危重症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低血钙组与正常血钙组比较,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ICU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1.危重症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病率高,其中感染和创伤的患者最易发病。2.低白蛋白血症、高乳酸血症、INR升高、D-二聚体升高、25-(OH)-D3缺乏为危重症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低钙血症会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延长ICU住院时间、增加MODS的发生率和住院的病死率。
  第二部分
  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心脑血管病医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07月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症患者共100例为病例组,病例组根据血清钙水平分为低血钙组和正常钙组,另收集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的红细胞膜钙泵活性、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MCV、RDW、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分析比较三组间红细胞膜钙泵活性、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水平、MCV、RDW、胆红素的差异。
  结果:①重症患者的红细胞内总钙水平较高、红细胞膜钙泵活性较低,低血钙组的红细胞内总钙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钙组(P<0.05),而红细胞膜钙泵活性明显低于正常血钙组(P<0.05),血清钙离子水平与红细胞膜钙泵活性呈正相关(r=0.547,P<0.01),与红细胞内总钙水平呈负相关(r=-0.558,P<0.01);②低血钙组的MCV水平、RDW比正常血钙组和健康对照组的都高,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正常血钙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MCV水平、RDW无明显差异(P>0.05);低血钙组的胆红素水平比正常血钙组和健康对照组的都高,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正常血钙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胆红素水平较高(P<0.05)。
  结论:1、Ca2+-Mg2+-ATP酶活性下降进而导致钙内流可能为危重症患者发生低钙血症机制因之一。2、钙内流会导致红细胞MCV、RDW升高,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使红细胞容易崩解,进而发生溶血导致血液胆红素的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