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流向量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长期患者暂时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心室流场演变
【6h】

血流向量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长期患者暂时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心室流场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目录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仪器

3、研究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间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2、中断起搏器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见表2、3;附图4)

三、有反应组中断起搏器前后血流向量图参数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有反应组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心室血液流场变化特征

2 无反应组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心室血液流场变化特征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1 评价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演变的各种医学影像技术

2 VFM技术的原理和研究发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图(VFM)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中长期患者暂时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室血液流场变化特征以及心功能变化情况,探讨左心室心功能与心腔内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行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以上的患者45例,CRT术前均严格按照我国2009年新修订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建议》标准筛选的终末期CHF患者并根据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Simpson’s双平面法测量的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术后6月较术前减小比例(ΔESV)大于15%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和无反应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34~74岁,平均(57±11)岁。本研究排除以下情况:①存在起搏器依赖及其他存在关闭起搏器风险的患者;②不能耐受起搏器关闭状态,在研究期间需重新开启BVP的患者;③有严重心律失常(例如:明显心律不齐、早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缺血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疾病、主动脉反流中量以上,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的患者;④声窗条件不佳,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质量差的患者;⑤了解实验风险后不同意关闭起搏器的患者。依据上述标准在规避风险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中断患者起搏器10 min,应用ALOKAα10超声诊断仪于关闭起搏器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测量舒张末内径(LVEDD)及收缩末内径(LVES D),于心尖左室长轴观应用Simpson’s双平面法于四腔心观和二腔心观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收缩末容积(LVESV),并计算射血分数(LVEF),脉冲波多普勒于心尖左室长轴观记录二尖瓣及主动脉瓣频谱并依据频谱测量射血期时长(ET)。取二尖瓣下血流频谱测量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取心尖五腔心观主动脉瓣上血流频谱,测量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采用PISA法定量测量二尖瓣反流容积(MRV)及面积(MRA)。于标准心尖三腔心观观察左室腔内血流,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动态图像并存储。利用VFM软件采集左室内血流向量图像,启用涡流模式图,取二尖瓣关闭瞬间(MVC),主动脉瓣开放瞬间(AVO),主动脉血流速度达峰瞬间(APV)以及主动脉瓣关闭瞬间(AVC)四个节点,分别测量涡流的横径(DH)、纵径(DL)、流量(FV)、深度(VD),计算涡流面积(VA),计算从主动脉瓣开放到主动脉血流速度达峰时涡流流量的衰减率(FV-CR%)和面积的衰减率(VA-CR%),并观察其演变特征。
  结果:与起搏器关闭前比较,应答组在中断起搏10min后患者的LVEDV、LVESV增加,AV-VTI、+LVdP/dtmax下降;FMR各指标MRA、MRV均明显增加(P<0.05);据VFM观测等容收缩期内涡流中心向基底部移动幅度减小,涡流面积、流量减小幅度增大;射血期内涡流中心向基底部、左室前方移动幅度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主动脉瓣开放到主动脉血流速度达峰时左室腔FV-CR%、VA-CR%均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无应答组中断起搏后常规指标除AV-VTI较起搏器关闭前减低外,余无明显差异;流场指标中射血期内涡流中心深度移动幅度明显减少,其余VFM参数未见明显差异。并且应答组LVEF与VA-CR%存在正相关,起搏器关闭前后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632,p<0.01;r=0.654,p<0.05)。
  结论:暂时中断起搏器对CRT中长期患者左室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造成影响,尤其是对CRT有应答的患者在中断起搏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参数及VFM参数均出现明显恶化。VFM技术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中断起搏器前后左室收缩期血液流场特征改变,以及与左室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并提示在有应答及无应答患者中持续CRT治疗均具有必要性,VFM技术在CRT治疗的评价体系中具有潜在的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