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6h】

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之处

2 网络社会及其新闻传播概述

2.1 网络社会及其特征

2.2 网络社会新闻传播的现状及特征

2.2.1 网络社会新闻传播的现状

2.2.2 网络社会新闻传播的特征

2.3 网络社会新闻传播的功能

2.4 网络社会新闻传播带来的新问题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

3.1 新闻观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

3.1.1 新闻观界说

3.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3.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观

3.3 列宁的新闻观

3.4 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闻观

3.4.1 新闻工作应坚持党性原则

3.4.2 新闻工作应坚持人民性原则

3.4.3 新闻工作应坚持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

3.4.4 新闻工作应坚持培养新闻传播者的素质和修养

3.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特征

4 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境遇和主要功能

4.1 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临的冲击

4.1.1 党性原则面临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

4.1.2 舆论引导功能面临网络传播内容多样化的冲击

4.1.3 新闻传播者素质修养面临网络传播主体大众化的冲击

4.1.4 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作用的灵活性受到质疑

4.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仍然适用于网络社会

4.2.1 网络社会新闻及其传播的实质未变

4.2.2 网络社会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

4.2.3 网络社会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带来发展机遇

4.2.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品质能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

4.3 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功能

4.3.1 正确的舆论导向

4.3.2 舆论监督

4.3.3 引导社会和谐

4.3.4 规范新闻从业者职业行为

5 网络社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践行路径

5.1 加强政治民主化建设

5.1.1 发展和完善网络问政

5.1.2 发展“网上公民新闻事业”

5.1.3 监管网络舆情

5.1.4 加强人民监督

5.1.5 促进法治化建设

5.1.6 促进行政体制改革

5.2 规范传媒文化的性质与方向

5.2.1 以党性原则应对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

5.2.2 以人民性原则引导新闻话语大众化

5.2.3 处理好“三点要求”正确发挥舆论导向功能

5.3 培养新闻传播者的素养

5.4 加强新闻法律制度建设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互联网借助电脑、手机、数字电视和Apple Watch等终端传递新闻和信息,形成第四大媒体——网络媒体。鉴于网络媒体具有承载信息量大、时间自由、传播方式多样、传播空间无限、互动性强、价格低廉、准入门槛低等优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从网上获取新闻和信息,网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意味着人类已经进入网络社会。而且,网络还为人们提供了共享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布信息,表达情感、情绪、意愿或意见,这些网络舆情影响范围广泛。对于负面的网络舆情,如果不及时加以合理引导,将可能造成网络暴力事件和线下的群体性事件,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甚至会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着我国新闻事业全局,在网络社会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是本文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人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立场出发对于新闻现象、新闻采编、新闻传播及其规律的总观点和总看法。其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应坚持客观性、真实性、倾向性,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原则,坚持新闻出版自由,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强调新闻报道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功能,以及提高新闻传播者的素质和修养,等等。这些观点和看法是开放的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我国新闻事业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发挥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导向、舆论监督、引导社会和谐以及培养新闻传播者修养素质的功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我国报刊、电视和广播等传统新闻媒体的指导是有效的成功的。
  在网络社会,网络传播内容多样化、网络传播主体大众化、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相对不够灵活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舆论引导功能、对新闻传播者素质修养的要求带来无情的冲击,尽管面临冲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仍然适用于网络社会。因为无论在网络社会还是在之前传统社会中,新闻及其传播的实质仍然相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功能及其与时俱进、开放创新的理论品质能够应对网络传播带来的冲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网络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网络社会中网络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不断增强,也决定了我国在网络社会中更加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为了在网络社会更加有效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必须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主要路径有:第一,通过网络问政、发展“网上公民新闻事业”、监管网络舆情、网络直播、以舆论监督,加快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第二,运用党性原则应对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运用人民性原则引导新闻话语大众化,正确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引导我国传媒文化的性质与方向。第三,引导培养新闻传播者的素质修养。第四,健全新闻法律制度,维护新闻自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