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哲学与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农业景观审美情趣的研究
【6h】

基于哲学与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农业景观审美情趣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农业

1.2.2 农业景观

1.2.3 审美情趣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2.农业景观审美内容

2.1 农业环境

2.2 农业生产活动

2.3 农业文化

3.哲学角度下的农业景观美学

3.1 中国文化范畴的美学观

3.1.1 庄子的“自然”美学观

3.1.2 老子的“有无虚实”意境之美

3.2 从国外美学观理解农业景观审美

3.2.1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3.2.2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展现”

3.3 农业景观审美途径

3.3.1 农业景观美的物质性客观存在

3.3.2 从审美的主观感受出发

4.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农业景观空间审美

4.1 行为心理学与农业景观空间

4.1.1 人的行为与空间环境

4.1.2 农业景观空间类型

4.2 需求层次与农业景观

4.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的农业景观

4.2.2 不同需求层次下的农业景观营造

4.3 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

4.3.1 满足审美追求

4.3.2 丰富审美实践

4.3.3 提高审美能力

5.游客对农业元素景观营造的审美偏好研究

5.1 调查时间与对象

5.2 调查结果

5.3 游客的审美情趣归纳总结

6.案例分析---以高密农业大观园总体规划设计为例

6.1 背景分析

6.2 总体布局

6.3 农业景观审美实践

6.3.1 自然存在

6.3.2 农事实践

6.3.3 人文景观

7.结论

7.1 农业景观审美与景观学科的发展

7.2 对于农业景观美学展望

7.3 论文研究的局限及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业景观作为与自然最贴近的景观,它满足了生活在各种建筑材料中的都市人们回归自然的思想,使得长期生活在水泥钢架环境中的人们有机会与充满生命力的农作物零距离接触。人们通过体验农业景观园区的活动,可以感受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深切体验收获的快乐。农业景观作为一种新型景观设计类型,是农耕历史和农耕文化的延续,建造有典型农业特征的农业景观园区,为城市中人们更好地理解农业、接触农业、体验农业提供了场所,这不仅对于人们了解农业相关知识和体验农业活动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人们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有积极作用。
  本论文从哲学、行为心理学角度,对农业景观美学进行思考和研究,揭示农业景观与审美情趣的关联性。即分别从哲学和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审美基本理论为研究的着眼点,对农业景观的美学的起源及发展做出深入的研究。然后,以调查问卷、座谈、询问等方式在农业景观园区并进行实际调查,总结人们对于农业景观的审美偏好,审美情趣,即生存依赖、自然回归、乡土情韵、诗意田居。最后,将归纳总结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对实际案例进行规划设计,对景观节点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对美学欣赏力的一种探讨和研究,也是对农业景观重新审视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
  农业景观审美情趣的研究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的理解,把传统的农业景观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即增加了它的审美功能。对农业景观审美情趣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景观设计中如何进行人性化设计、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如何在丰富农业景观的审美内涵的同时增强人们的农业景观审美实践,以期在以后的农业景观设计中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