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6h】

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符号对照表

摘要

1 前言

1.1 本研究立题依据及其目的意义

1.2 植物中硒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中硒的吸收、转运及分配

1.2.2 硒在园艺植物中的生理生化作用

1.3 植物中硫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中硫的吸收、转运及分配

1.3.2 硫在园艺植物中的生理生化作用

1.4 植物中硒、硫元素互作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中硒和硫的相互作用

1.4.2 硫硒配施对植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2 相关指标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3.1.2 硫、硒配施对大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1.3 硫、硒配施对大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1.4 硫、硒配施对大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3.1.5 硫、硒配施对大蒜鳞茎鲜重及横径的影响

3.2 硫、硒配施对青蒜苗营养品质的影响

3.2.1 硫、硒配施对青蒜苗Vc含量的影响

3.2.2 硫、硒配施对青蒜苗大蒜素含量的影响

3.2.3 硫、硒配施对青蒜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2.4 硫、硒配施对青蒜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5 硫硒配施对大蒜鳞茎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硫、硒配施对大蒜营养品质的影响

4.3 硫、硒配施对大蒜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硒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包括改变植物组织中活性氧防御酶(如GSH-Px)的活性、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增进作物品质与增加作物产量等。硫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之一,是仅次于氮、磷、钾元素之后第四位的中量元素,在植物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脂类合成、生物固氮、糖代谢等生理活动。硒和硫是同族元素,化学和物理性质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因此在植物体内有协助作用,其相互作用表现在植物对硒的吸收、同化及植物生长发育等各方面。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富硒植物,也是喜硫作物,因此研究大蒜中硒和硫的相互作用,对于合理生产富硒大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试验研究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青蒜苗的合理施肥,青蒜苗营养品质的提高及富硒青蒜苗的生产提供参考。试材为‘金蒜3号’,以亚硒酸钠和硫酸钠为硒源和硫源。在设施拱棚内对大蒜设定2个硫水平(2 mmol·L-1和4 mmol·L-1),3个硒水平(0μmol·L-1、3μmol·L-1和6μmol·L-1),进行水培试验,研究了硫硒配施对大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养分吸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
  1.适宜的硫硒浓度可显著提高青蒜苗各时期的植株干鲜重、株高、叶宽、假茎长、假茎粗及鳞茎干鲜重、横径。硒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不仅和硒浓度相关还与大蒜的生长时期和硫浓度关系密切。
  2.施硒可改善植物抗氧化酶系统活性。适宜浓度的硒处理可显著提高GSH-Px活性,但硒的施用降低了SOD的活性,且施硒对CAT与POD活性的影响较为复杂,还受生长时期和硫浓度的影响。施硒使GSH-Px活性提高了33.6%-22.3倍,且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GSH-Px活性显著提高。
  3.硒的施用可有效减缓大蒜的衰老进程。低硫浓度下,施硒处理降低了叶片中MDA的含量19.1%-43.4%;高硫浓度下,叶片MDA含量随硒含量的升高而降低。施硒显著提高了叶片Fv/Fm值达19.9%。硒处理除在160d时低硫浓度下外均降低了脯氨酸含量。生长后期,施硒减缓了光和色素的分解,甚至增加了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了光合色素的降幅。
  4.施硒可改善青蒜苗的营养品质,且各品质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在低硫浓度下,随硒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高硫浓度下与之相反。施硒提高了叶片、假茎的Vc,大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达5.5%、3.7%,36%、22%,20.2%、20.1%,64.8%、57.4%。低硫浓度下,鳞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施硒后较未施硒处理反而下降,降幅达10.9%,而高硫浓度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与低硫浓度下相反。鳞茎可溶性糖含量在低硫浓度下为低硒处理提高其含量,高硒处理降低其含量。在高硫浓度下,硒的施用降低了鳞茎可溶性糖含量。
  5.配施硫、硒可以促进大蒜对硫、硒、钾、钙、镁的吸收,以硒含量增加最明显。钾、钙、镁、硫含量在低硫浓度下均随硒浓度先升后降,在高硫浓度下随硒浓度升高而升高。低硫浓度下施硒不利于磷的积累,而高硫浓度下施硒不利于氮的积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