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玉米粉添加比例对新鲜马铃薯发酵参数的影响
【6h】

不同玉米粉添加比例对新鲜马铃薯发酵参数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 号 说 明

1前言

1.1 马铃薯行业概述

1.2发酵饲料的种类及作用

1.3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试验研究

2.1试验材料

2.2试验设计

2.3试验饲粮的准备和样品的采集

2.4指标测定

2.5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pH的影响

3.2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DM的影响

3.3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OM的影响

3.4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CP的影响

3.5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NH3-N的影响

3.6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淀粉的影响

3.7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还原糖的影响

3.8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乳酸的影响

3.9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VFA的影响

3.10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pH的影响

4.2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DM的影响

4.3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OM的影响

4.4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CP的影响

4.5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NH3-N的影响

4.6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淀粉的影响

4.7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还原糖的影响

4.8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乳酸的影响

4.9 不同新鲜马铃薯-玉米粉比例对发酵VFA的影响

5.结论及创新点

5.1 总体结论

5.2 创新点

5.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试验设定不同百分比梯度的新鲜马铃薯-玉米粉配比饲粮,通过常规固体发酵,分析发酵前后各项发酵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玉米粉的最适宜添加量,为新鲜马铃薯在动物饲料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40%玉米粉添加组(P6C4)、30%玉米粉添加组(P7C3)、20%玉米粉添加组(P8C2)、10%玉米粉添加组(P9C1)和不添加玉米粉组(P10C0),接种乳酸菌(1.8×1011 cfu/g)、酵母菌(5×109 cfu/g)和枯草芽孢杆菌(1011 cfu/g),20~25℃下密封发酵。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发酵pH随发酵时间呈二次线性下降(P<0.05),其中,40%玉米粉添加组(P6C4)、30%玉米粉添加组(P7C3)和20%玉米粉添加组(P8C2)的pH拟合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和一次项系数b显著高于10%玉米粉添加组(P9C1)和不添加玉米粉组(P10C0)(P<0.05),各组之间的常数项c差异不显著(P>0.05),而所有处理组在发酵到第6 d后pH基本趋于稳定。CP、NH3-N、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随发酵时间线性升高(P<0.05);DM、OM、淀粉和还原糖随发酵时间线性降低(P<0.05)。20%玉米粉添加组(P8C2)干物质回收率(DMR)、OM回收率(OMR)及CP的提高量和淀粉回收率均高于其他各处理组,且最快达到稳定状态。各处理组发酵全程的平均pH随玉米粉添加量的减少线性升高(P<0.05),而发酵全程的平均DM、OM、CP、NH3-N、淀粉、还原糖、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随玉米粉添加量的减少线性降低(P<0.05)。皮尔逊分析表明,pH与DM、OM、淀粉和还原糖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CP、乳酸、乙酸和丁酸呈显著负相关(P<0.05);CP与NH3-N、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淀粉和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P<0.05);NH3-N与乳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淀粉呈显著负相关(P<0.05);还原糖与乳酸呈显著负相关(P<0.05);乳酸与乙酸、丙酸和丁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乙酸与丙酸和丁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发酵前后pH、干物质、有机物、NH3-N、粗蛋白、淀粉、还原糖、乳酸和VFA等指标的含量变化,考虑发酵速度和成本因素,确定新鲜马铃薯-玉米粉的最佳配比组合为P8C2(新鲜马铃薯:玉米粉=8: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