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白介素10、白介素12及干扰素γ在布鲁菌病发病中的免疫作用
【6h】

血清白介素10、白介素12及干扰素γ在布鲁菌病发病中的免疫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主要仪器和试剂

3. 血清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4. 实验方法

5.统计方法

结果

1、布鲁菌病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血清IFN-γ水平及变化

2、布鲁菌病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血清IL-12水平及变化

3、布鲁菌病患者不同临床时期血清IL-10水平、变化及对其临床预后的观察

4、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与血清IL-12的相关性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血清IL-10、IL-12及IFN-γ在布鲁菌病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期及3周期后血清IL-10、IL-12、IFN-γ的水平,研究其与布鲁菌病发病的关系,探讨IL-10、IL-12、IFN-γ在布鲁菌病发生发展中的免疫作用。
  方法:①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疾病科就诊的未经治疗的布鲁菌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3~73岁,平均年龄(50.9±13.6)岁,并给予正规抗布鲁菌治疗3周期,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我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教科书上的诊断标准。另选取同期3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期及3周期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10、IL-12、IFN-γ的水平,同时对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③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研究对象血清IL-10、IL-12、IFN-γ的水平及变化,及其与对照组相应细胞因子的关系。
  结果:
  1、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为(26.47±37.6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0.5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一周期、三周期时血清IFN-γ水平分别是(3.10±0.52)pg/ml、(3.12±0.52)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IFN-γ在不同临床时期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一周期、治疗三周期的血清 IFN-γ和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血清IL-12水平为(17.69±15.97)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4±1.0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一周期、三周期时血清IL-12水平分别是(4.49±0.83)pg/ml、(4.30±0.91)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IL-12在不同临床时期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一周期、治疗三周期的血清 IL-12和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治疗一周期和治疗三周期时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7.62±6.15)pg/ml、(5.63±2.59)pg/ml、(4.46±1.54)pg/ml,与对照组(5.25±1.42) pg/ml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到30例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的IL-10水平,其中有8例(26.6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L-10水平的均值(5.25pg/ml)。进一步对30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预后进行了随访、观察,发现8例IL-10水平增高的患者中有5例(62.50%)经三到五个月正规药物治疗后复查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仍为阳性且临床症状未明显缓解,其余22例中有7例(31.82%)经三到五个月正规药物治疗后复查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仍为阳性且临床症状未明显缓解。
  4、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水平为(26.47±37.65) pg/ml,IL-12水平为(17.69±15.97)pg/ml,两者呈正相关性(r=0.886,P<0.05)。
  结论:1、布鲁菌病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呈现Th1型主要免疫反应偏向。2、IFN-γ和IL-12在布鲁菌病发病中可能有一定抗炎作用,且IL-12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IFN-γ依赖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