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在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6h】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在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名词对照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1.1入选病例

1.2入选标准

1.3排除标准

2.1主要的试剂和设备

2.2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制备

2.3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APG)的激活和制备

2.4创面的处理

3.观察指标

3.1临床资料

3.3创面愈合时间

3.4创面愈合率

3.5创面细菌培养率

3.6创面组织生长因子检测

3.7用药安全性检测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资料

2.肉芽组织成熟程度比较

3.残余创面愈合

4.残余创面愈合率

5.创面细菌培养情况

6.创面组织生长因子检测

7.安全性检测

讨论

1、APG促进残余创面愈合作用

2、APG对创面细菌清除的作用

3、APG良好的安全性

4、APG优点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烧伤残余创面治疗的综述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APG)局部应用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甘肃省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创面经过常规处理后,治疗组使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APG)涂抹创面,对照组使用凝胶基质成分涂抹创面,外面均使用无菌透明膜粘贴后固定,创面隔日换药一次。分别记录两组第一次换药后6d、12d肉芽组织成熟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阳性培养率及测定不同时间点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并对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进行检测。
  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其结果:治疗组在第一次换药后6d、12d肉芽组织成熟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20.6±6.3)d少于对照组(28.5±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比较:第一次换药后6d创面愈合率,治疗组(16.17±5.01)%较对照组(14.1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换药后12d创面愈合率,治疗组(41.06±22.44)%较对照组(29.01±1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换药后18d创面愈合率,治疗组(71.74±24.04)%较对照组(52.82±29.56)%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第一次换药后18天,两组创面细菌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换药后6d、12d治疗组创面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无局部或全身不适反应,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APG)治疗烧伤残余创面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增加创面局部生长因子水平,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抑菌抗感染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