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父母惩戒权的法理分析与制度构建
【6h】

父母惩戒权的法理分析与制度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0 绪论

0.1 选题缘起、目的及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论文结构安排

0.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 父母惩戒权概述

1.1 教育性及其渊源

1.2 惩戒性及其渊源

1.2.1 西方家长惩戒权

1.2.2 中国古代家长制

2 父母惩戒权法理分析

2.1 平等理念视域下父母惩戒权分析

2.1.1 平等与人格权

2.1.2 身份与身份权

2.2 亲子关系视域下父母惩戒权分析

2.2.1 天然屈从中父母惩戒

2.2.2 亲子屈从的保护作用

2.3 法社会学视域下父母惩戒权分析

2.3.1 家庭教育中父母惩戒的必要

2.3.2 未成年人保护中父母惩戒的必要

3 父母惩戒权制度考察与借鉴

3.1 我国父母惩戒相关制度考察

3.1.1 亲权与监护制度

3.1.2 未成年人保护制度

3.2 父母惩戒权限度域外借鉴

3.2.1 英美法系国家父母惩戒权

3.2.2 大陆法系国家父母惩戒权

4 父母惩戒权制度构建

4.1 父母惩戒权主体及对象分析

4.2 父母惩戒权行使方式及限度

4.2.1 语言上的惩戒及限度

4.2.2 行为上的惩戒及限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开展、全民法治意识的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日常生活中父母出于教育的目的,在必要的时候偶尔惩戒子女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惩戒不当则会造成相反的效果,甚至是触犯法律。我国现有立法中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主要停留在人身健康和精神状况等现有的利益上,对于其未来可期待利益的规定相对匮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未成年人在一定年龄阶段产生逆反心理,因受到社会不良影响,而可能出现失当行为,如果父母不加以适当引导和管教,那么这些不良行为可能会损害到其身心健康,对其成长以及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分析父母惩戒权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关键在于父母惩戒权的实施限度问题。
  文章首先从父母惩戒权的历史渊源入手,对古代家长权以及西方的家长惩戒权进行梳理,惩戒权虽然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但其存在是有一定历史合理性。其次通过多角度下对父母惩戒权的分析,主要是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结合亲子关系和法社会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认为父母惩戒权符合亲属法内在伦理要求与其价值追求。再次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父母惩戒权制度的梳理,研究在其制度框架中的合理性,并且结合我国关于未成年保护的法律规定,在此基础上论证父母惩戒权在制度上的合理性。最后,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主要是研究父母惩戒权的实施限度,通过分析父母惩戒权存在的问题,论证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有效的实施惩戒权利,通过列举言语上的限制以及行为上的限制,论证父母惩戒权的行使限度,使得惩戒能够达到教育纠正的目的,而且不会对未成年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从而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现存利益以及未来可期许的利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既要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也要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正确的指引,必要的惩戒是合理的,但是需要一个明确的限度,只有把握好限度问题,才能够做到保护子女利益最大化,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