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6h】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关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本课题的局限性及展望

5 结论

附 图

6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相关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成人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相关解剖学参数,为临床应用选择螺钉直径、长度、角度,入钉点定位及判断手术复位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电子游标卡尺(精确度0.01mm)及量角器(精确到1°)对31套成人C3~C7干燥骨标本椎弓根最窄处的宽和高、椎弓根相关角度、椎弓根轴线长的测定,椎弓根入钉点(左右、上下)间距的测量,通过螺旋CT沿椎弓根最窄处垂直断面扫描,测量椎弓根最窄处各缘皮质骨厚度,松质骨宽和高,并分别计算各阶段侧别及性别的均数和标准差,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椎弓根最窄处宽(PW、CˊDˊ):C3~C7 PW、CˊDˊ两性均为逐渐增大趋势,同节段侧别间和性别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ˊDˊ/PW值均接近60.0%; (2)椎弓根最窄处高度(PH、AˊBˊ):C3~C7两性合计均呈两端大、中间小(C5)的趋势,除C7 AˊBˊ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AˊBˊ/PH值接近50%; (3)椎弓根最窄处各缘皮质骨厚度(AB、CD、EF、GH):C3~C7外缘极薄,仅在1.01~1.22mm之间,AB/CD总均值为1.53倍,而GH/EF值变化范围为90.3%~100%,即上、下缘皮质骨厚度接近相等。 (4)CˊDˊ及AˊBˊ均值说明,同节段均为CˊDˊ小于相应的AˊBˊ。 (5)椎弓根轴线骨性长度、椎弓根长(La、Lb):La和Lb其变化范围较小,La、Lb)总平均值分别为31.17mm、16.31mm,Lb/La总均值为52.4%,其Lb约为La长度的1/2。 (6)椎弓根A角、B角:A角两性合计均值C7最大,C3~C7总平均值为46.37°,性别差异除C5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B角C3~C7由负变正,并呈逐渐增大趋势。 (7)同一椎骨左、右入钉点间距(OO):C3~C7合计均值十分接近,C5最大,总平均值为41.04mm; (8)相邻椎骨上下入钉点间距(OˊOˊ):四个节段合计均值在14.37~14.92mm之间,总均值为14.59mm。 结论: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直径主要取决于松质骨的宽度,但应注意个体差异,C3~C6仅可用3.0mm的螺钉,而C7可用3.5mm的螺钉;螺钉长度选用范围30~31mm,置入角度有明显规律性,左右、上下入钉点间距是术中螺钉入钉点定位、判断手术复位程度的重要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