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膨胀型波动及解释
【6h】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膨胀型波动及解释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成果

第三部分中国经济波动的阶段与特征

第四部分消费、投资与膨胀型波动

第五部分治理膨胀型波动的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4次完整的经济波动,现在正处于新一轮经济波动的上升阶段。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 国外学者对经济波动成因的分析,主要分为外因说和内因说两类。外因说认为经济体系之外的冲击作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内因说认为经济的波动主要是由于经济体系的内在结构与各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虽然各种观点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成因,但却难以解释我国的经济波动。我国的经济波动已经由改革前的古典型波动为主转为增长型波动为主。改革后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扩张性,增强了抗衰退力和稳定性,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GDP、最终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等总量指标均呈现出指数型上升的趋势,我国的经济波动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上的膨胀型波动。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投资波动是造成膨胀型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围绕投资波动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对造成我国投资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本文通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消费与投资在增长趋势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波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确定性增长趋势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对去势后的残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与GDP波动具有相似的周期性,是造成GDP波动的主要原因,而最终消费在熨平经济波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口数量与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不一惯性是造成投资膨胀型波动的主要原因。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便形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制定促进产业升级的梯度性和相对连续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实现对经济运行的适度调控,保持政策的连贯性、一致性,以减少投资的膨胀型波动,提高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