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分析
【6h】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1 导论

2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

3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的理论分析

4 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分析:对山东省的实证研究

5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渎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近年来,曾经存续过几千年的非正规金融活动又开始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活跃起来,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发达省市十分活跃,一些地区非正规金融市场规模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的规模。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根源、运行特征等方面入手,分别从交易机制、信息机制、担保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对非正规金融独特而有效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对山东省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活动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运行绩效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又进一步在对非正规金融的演变过程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给出了非正规金融的理论界定、中国非正规金融的主要组织形式,作为全文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部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根源和运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变迁是一种“需求尾随”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和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从运行层面上看,非正规金融具有非常不同于正规金融的特征。 第三部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的理论分析。首先从金融体系与经济文展的关系的分析入手,分别从交易机制、信息机制、担保机制和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对非正规金融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正是非正规金融运作机制的独特有效性使得非正规金融能够在没有政策支持甚至存在政策压制的情况下能与正规金融长期并且并不断发展;其次,对非正规金融的有效性给出了一个理论解释。 第四部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分析:对山东省的实证研究。对山东13个地市农村地区的农户和企业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从而对山东省农村非规金融的发展状况做了系统的实证研究。 第五部分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其他国家和地区非正规金融演变的经验,提出了发展中国非正规金融的制度设计和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