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病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6h】

冠心病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 述药物干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已明确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世界及各国卫生组织也已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了各级预防措施。然而我们也看到,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存在这些危险因素,也并非具有以上危险因素者将来就一定会患冠心病,所以继续寻找新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它是一种L-精氨酸类似物,能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使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关于ADMA合成、代谢和生物学效应等方面的信息我们已通过建立动物模型、离体动物实验、体外细胞培养等研究所证实;而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则表明ADMA有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外已陆续开展了ADMA与冠心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而国内此方面的报道尚不多见。本实验即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清中ADMA的水平,观察ADMA与冠心病、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临床分型及冠脉病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ADMA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冠心病患者61例,其中男41例,女20例,年龄52.44±11.47岁,入选者中有39例入院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造影结果又分为简单病变组和复杂病变组,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外周血管疾病及肝肾疾病。入选者无服用他汀类和其它降脂药物史。正常对照组54例,其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47.20±9.85岁,排除心肝肾慢性疾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ADMA浓度。采用Olympus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水平。袖带加压法测量各研究对象血压。 结果:1、CAD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结构、吸烟比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CAD组ADM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收缩压(SBP)、血糖、TC、LDL-C也明显升高,HDL-C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AD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DMA与SBP、血糖和LDL-C正相关。3、CAD各亚组ADM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组(UAP)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ADMA水平高于稳定心绞痛组(SAP),具有统计学意义;AMI组较UAP组ADMA水平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简单病变和复杂病变组的ADM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复杂病变组较简单病变组ADMA水平亦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血清ADM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它竞争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部位,抑制NOS活性,促其解耦联,使NO合成减少;它具有与L-精氨酸相同的阳离子氨基酸转运通路即y+转运通路,可以干扰L-精氨酸进入细胞内,从而抑制L-精氨酸-NO途径,结果使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降低或消失,NO抗黏附功能削弱,白细胞尤其单核细胞向内皮黏附,平滑肌增殖,内膜增生,导致粥样斑块形成和发展。2、ADMA与血压、血糖血脂等其它已经证实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正相关,一起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3、ADMA水平高低也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冠状动脉病变形态有关,水平越高,症状越严重,斑块稳定性越差。结合以往的研究发现,ADMA很有可能是一个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是冠脉病变不稳定性及临床病情严重性的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不稳定斑块、判断CAD病情、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