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环境考古初探
【6h】

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环境考古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插图目录、表格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绪言辽东半岛的现代自然环境特征

第一章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述

第二章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变迁

第三章生存经济的模式及其转变

第四章生存经济模式的环境背景

第五章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辽东半岛的人地关系演变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对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辽东半岛进行环境考古研究的一次尝试。首先概述了辽东半岛各考古学文化的特征。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由早到晚依次为距今约7000-6000年的小珠山下层文化,距今约6000-4500年的小珠山中层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的小珠山上层文化和双坨子一期文化,以及距今约4000-3000年的双坨子二、三期文化。 其次,利用现有的考古材料,并参考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对辽东半岛全新世最大海侵的时间、范围等做了一定的修正与复原,认为辽东半岛的全新世海侵开始于距今约8000年左右,在距今约6500-5000年左右达到最大范围,侵入现今内陆约7-14公里,在东港市前阳一带海侵范围最大。距今约5000年以后,海水开始后退,逐渐近现代海岸位置。 再次,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生产工具的统计分析,结合遗址出土的各类动物骨骼和贝类遗骸,重点讨论了辽东半岛在小珠山下层时期、小珠山中层时期、小珠山上层时期和青铜时代生存经济的模式与变化。认为可以根据生存经济方式的不同及其变化将辽东半岛分成三个小区域,即半岛北部区、半岛南部区和海岛区。半岛北部区的生存经济在小珠山下层时期以农业为主,小珠山上层时期变为以狩猎为主;半岛南部区在小珠山中层时期以狩猎包括贝类采捞)为主,青铜时代变为以农业为主;海岛区在小珠山中层的以狩猎包括贝类采捞)为主,青铜时代变为以海洋渔业为主。 然后,本文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对上述变化的原因与表现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半岛北部区,全新世海退造成沿海地区的土地盐碱化,无法再开展农业生产,而同时人口又有较大增长,所以人们不得不迁向内陆山地,而内陆山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人们必然会转向狩猎业。半岛南部区,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长期对海产贝类进行采捞,导致贝类资源的相对减少,再加上农业技术从胶东半岛的传入,人们不得不转向农业生产。海岛区则是由于本身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和野生动物数量减少,人们在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本文最后从生存经济着眼,对辽东半岛的人地关系演变做了总结。其演变特征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人们首先是适应环境,其次是改变环境;适应环境是主线,贯穿始终,改变环境是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环境是主导因素,人类只是依赖者,始终扮演了索取的角色,没有成为成功的农业者;自然环境发生的变迁对人类的影响只表现在局部地区,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较小;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对本地区生存经济的影响也不太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