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6h】

我国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综述

第二章经济转型期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第三章经济转型期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经济转型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大难题。我国消费率自1982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低于60%,远远低于钱纳利70%的标准。甚至储蓄率很高的东亚国家,消费率都保持在65%以上。其中,居民消费率从1996年的47%下降到2003年的43%,与钱纳利标准模式的61%相去甚远。消费不振导致投资机会大大减少,巨额储蓄无法转化成投资,致使宏观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国家采取了多项鼓励消费的措施,然而却未取得明显效果:探索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已经告别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阶段向市场经济过渡,然而各项制度还不完善,有着过渡时期的特殊国情。本文正是基于经济转型期这个特殊背景,结合经济转型期的特点分析西方消费理论在研究我国居民消费行为过程中的适用性及可行性,得出了与前人研究不同的结论。从动态的角度考虑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认为改革初期不确定性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影响较大,然而随着制度改革方向的明确,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支出已逐渐进入居民跨期消费的计划。随着人们对不确定预期程度的增加,不确定性导致的预防性储蓄部分也将逐步下降。在分析流动性约束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过程中,笔者首先肯定了流动性约束在我国居民生活中的存在性,然后分析流动性约束的作用机制,发现我国居民高储蓄率与流动性约束之间并非因果关系,因此流动性约束对我国居民消费整体影响并不显著。最后,考虑到我国经济转型期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背景,笔者认为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居民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并对该因素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影响显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扩大居民消费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在检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过程中,将以基尼系数衡量的收入差距作为解释变量,居民消费倾向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对数模型。先从整体上检验二者的相关性,得出总体相关系数,再分城乡两个小组分别检验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影响的显著性。这种分析方法不仅检验了收入差距对消费倾向的影响程度,而且密切结合我国二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针对性和解释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