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基因克隆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
【6h】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基因克隆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大肠杆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载体构建

第三章α-酮戊二酸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是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由三个基因编码的几十个亚基组成的大分子酶蛋白。三个基因分别为sucA,sucB和lpdA。其中sucA编码α-酮戊二酸脱氢酶,sucB编码二氢硫辛酸转琥珀酰酶,lpdA编码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三种亚基分子量大小分别为94,000D、47,000D和54,000D,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具有天然活性的仅.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的亚基组成为:12个α-酮戊二酸脱氢酶链,24个二氢硫辛酸转琥珀酰酶链以及12个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实验表明,24个二氢硫辛酸转琥珀酰酶链可以结合6个α-酮戊二酸脱氢酶二聚体和18个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二聚体。然而,只有在结合6个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二聚体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才表现出最大的活性。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获得已发表的大肠杆菌K12全基因组序列,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基因引物,以大肠杆菌K12染色体DNA为模板,用PCR技术分别扩增了编码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基因序列sucAB和lpdA。PCR产物纯化后,sucAB用EcoR I和Sal I双酶切,lpdA用Sal I和Hind Ⅲ双酶切,分别与经过相同酶切处理的质粒pUC18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Ecoli JM109,在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的麦康凯培养基平板上筛选到阳性转化子。经过提取质粒和酶切验证后,初步证明连接成功。将构建好的质粒pUC18-sucAB和pUC18-lpdA送上海博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后,证明克隆得到的基因序列与所发表的大肠杆菌K12全基因组序列中相关序列相同。为了使编码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各基因串连表达,将质粒pUCl8-sucAB和pUC18-lpdA均用EcoR I和Sal I双酶切,然后回收所需的片断,用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得到了目标质粒pUC18-sucAB-lpdA,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E.coliJM109,在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的麦康凯培养基平板上筛选阳性转化子。经过提取质粒和酶切验证后,证明各基因串连连接成功。大肠杆菌JRG301和JRG465均为a-酮戊二酸脱氢酶基因缺陷型菌株,两者中编码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的部分基因分别被突变,其中JRG301编码的 lpdA基因发生突变,JRG465中编码的sucA基因发生突变,菌株从而无法依靠自身基因编码出完整的具有活性的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为了验证我们构建的质粒pUC18-sucAB,pUC18-lpdA和pUC18-sucAB-lpd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活性,将质粒pUC18-sucAB转化JRG465缺陷型菌株,质粒pUC18-lpdA转化JRG301缺陷型菌株,质粒pUC18-sucAB-lpdA同时转化JRG465和JRG301两种缺陷型菌株。成功获得各转化子后,分别大量培养获取细胞,用超声波法破碎细胞,得到转化子细胞的胞内上清液,测定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的酶活性,同时用大肠杆菌野生型K12、不含质粒的缺陷型菌株JRG301和JRG465作为对照。在JRG465(pUC18-sucAB)中测得活性,可以证明基因sucAB的表达。在JRG301(pUC18-lpdA)中测得活性,可以证明基因lpdA的表达。在JRG465(pUC18-sucAB-lpdA)和JRG301(pUC18-sucAB-lpdA)中都测得酶活性,可以证明串联基因sucAB-lpdA均得到了表达。结果表明,在转化后的大肠杆菌a-酮戊二酸脱氢酶基因缺陷型菌株JRG465和JRG301中,均测得比较高的a-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且其表达量明显比大肠杆菌野生型K12高,这可能是由于载体质粒pUC18的多拷贝所导致的,证明克隆基因在自身启动子的带动下,在大肠杆菌中能够得到很好的表达,为下一步在硫细菌中的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证明克隆基因确实在大肠杆菌仅.酮戊二酸脱氢酶基因缺陷型菌株JRG465和JRG301中得到了表达,我们用JRG465(pUC18-sucAB-lpdA) 和JRG301(pUCl8-sucAB-lpdA)菌株破碎细胞后的上清液进行了SDS-PAGE电泳,并用不含质粒的缺陷型菌株JRG465、JRG301以及大肠杆菌野生型K12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预期出现条带的94,000D、47,000D和54,000D处,含有质粒的缺陷型菌株以及野生型K12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条带,而对照的缺陷型菌株则没有此对应条带,且在含质粒的大肠杆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基因缺陷型菌株中,其条带亮度明显大于大肠杆菌野生型K12,这一结果与酶活测定的结果相符合。但是lPdA和sucB基因编码的两种蛋白,由于其分子量只相差7,000D,其分离效果并不理想,但从其与sucA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94,000D的蛋白亮度分析,后一条带应该为lpdA和sucB基因编码的两条蛋白重合所致。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基因的克隆与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为在硫细菌中引入该基因,在硫细菌这种自养菌中构建完整的TCA循环,改善硫细菌的能量代谢状况,获得最佳生长特性的基因工程菌,从而提高采矿生产效率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