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方克林霉素锌凝胶剂的研制
【6h】

复方克林霉素锌凝胶剂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摘要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痤疮的研究进展

2痤疮的发病机制

3痤疮的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

4复方克林霉素锌凝胶的作用机制

5复方CMPZA凝胶研发背景

6研发复方CMPZA凝胶的意义

第二部分复方CMPZA凝胶处方设计和质量研究

1处方设计

2制备工艺

3质量研究及质量标准

4稳定性考察

第三部分复方CMPZA凝胶药效学、毒性和安全性研究

1药效学研究

2急性毒性研究

3长期毒性研究

4局部刺激性研究

5过敏性实验研究

结论

本课题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复方克林霉素锌凝胶是由克林霉素磷酸酯(clindamycinphosphate)和醋酸锌(zincacetate)组成的复方凝胶(简称复方CMPZA凝胶)。本文阐述了痤疮的发病机制,并分析了克林霉素磷酸酯和醋酸锌组成复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复方凝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实验中,应用现代制药技术筛选处方,进行了质量研究、稳定性考察和药理毒理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阐述了痤疮的定义、特点和发病机制。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为粉刺、丘疹、脓疱、炎性结节、浅表脓性囊肿及深部炎症。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局部有骚痒或痛。该病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病程长久而缓慢,易于复发,多见于青少年,给患者精神上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它的病因较多,但主要由激素、角蛋白、皮脂和细菌的相互作用而引起,这些因素决定病程的长短和严重程度。体内锌元素含量不足是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补充锌对治疗痤疮有重要意义;痤疮病灶同时伴有炎症感染,克林霉素磷酸酯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所以将克林霉素磷酸酯和醋酸锌制成复方凝胶,可能对治疗痤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主要为处方设计和筛选、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稳定性考察等内容。复方采用1﹪克林霉素磷酸酯与1.2﹪醋酸锌的配比,效果最好,所得产品为乳白色凝胶,酸碱度在6.0~8.0之间,并根据质量研究结果制定了其质量标准。经过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对本品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本品对光照、高温、高湿比较稳定;本品加速试验六个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长期试验(1-12月)表明本品(模拟上市包装)在常温下稳定,12-36月考察仍在继续。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本品有效期暂定为两年。 第三部分为药效学、毒性和安全性研究,包括主要药效学、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局部刺激性和过敏性实验。药效学实验表明本品对实验性兔耳痤疮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明显减少毛囊角栓,减轻表皮增厚,减少真皮炎细胞浸润的作用;有抑制大白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作用;对大白鼠角叉菜胶性足爪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白鼠耳廓肿胀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体外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终浓度为1∶4时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生长。急毒实验中,对豚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局部给药(人临床用药浓度的4倍量)续观察14天,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长毒实验结果表明,高中低各剂量组(分别为人临床用药浓度的4倍、2倍和1倍量)实验动物的饮食、体重、血液学和生化学指标、各脏器和局部皮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未见显著性差异,无明显毒副作用。局部刺激性实验表明,复方凝胶高中低各剂量组(分别为人临床用药浓度的4倍、2倍和1倍量)和赋形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明显刺激性反应;过敏性实验表明,复方凝胶(临床给药剂量)外用对皮肤无过敏反应。因此本品有效、安全、无刺激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