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音戏传统剧目语音词汇研究
【6h】

五音戏传统剧目语音词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节 五音戏及相关问题

一、选题原因

二、五音戏传统剧目语料

三、已有研究成果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五音戏的名称及其源流

第一节 五音戏的名称

一、五音戏名称的界定

二、五音戏名称的由来

三、五音戏的历史

第二节 五音戏的源流

一、肘鼓戏的名称

二、肘鼓戏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五音戏音韵特征

第一节 五音戏语音系统

一、五音戏声韵系统

二、五音戏声调

三、五音戏音系与普通话、淄博方音之比较

第二节 五音戏音韵结构规则

一、韵辙

二、韵律

三、声律

四、节律

第三章 五音戏词汇概貌

第一节 五音戏词源特征

一、古语词

二、方言词

三、旧词语

四、自造词

第二节 五音戏词汇构成的计量统计与分析

一、词汇量

二、构词状况

三、熟语

第三节 五音戏词义特征

一、同义词

二、反义词

三、同形异义词

四、逆序义同词

五、类义词

六、词义与词彩

第四章 关于地方戏的语言学思考

第一节 地方戏研究的语言学价值

一、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补充

二、是方言研究的宝贵资料

第二节 地方戏语言研究的戏曲学价值

一、是戏曲史研究的重要途径

二、是戏曲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戏曲编剧、创腔的重要依据

四、是戏曲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三节 地方戏语言生态的危机

一、地方戏声腔缺少地方特色

二、地方戏传承缺乏语言规范

三、地方戏语言的普通话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五音戏是山东淄博的地方戏,是在山东土生土长的肘鼓予声腔系统基础上结合本地方言演变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此课题只涉及五音戏传统剧目,其语料在现代汉语史的分期上属现代汉语早期。本文主要采用计算机计量统计等方法,对五音戏的音韵、词汇的基本面貌进行描述,就相关问题与共同语、方言作比较分析,以寻求成因。 五音戏的历史很短,追溯源流,其前身肘鼓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萌芽期、形成期、分化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发展过程是从清乾隆之前的巫戏,到清乾隆年间的戏曲雏形,再到民国前后因传播过程受方言及地方音乐影响分化成的同源异流的地方小戏,解放后这些小戏如五音戏、柳琴戏完善、成熟并定名。 五音戏的音韵特征与剧种的音乐特点密切相关。五音戏的语音系统与主要演员的母语基本一致,声母25个(包括零声母),韵母37个,声调4个。与普通话相比,后鼻辅音[η]可作声母,没有单韵母[o],声调调类相同,调值有别。五音戏的韵律特征是韵辙与戏曲十三辙一致,方言入韵;韵位的安排一般在双句句末,韵式的安排以两句一韵为主;声律特征是每唱段的韵位除最后一个单句安排一个象征性的仄声,其余为平声韵;节律特点为七字句以二二三为常,十字句以三三四为常。 五音戏的词汇从词源特征看有古语词、方言词、旧词语、自造词。从词汇的基本面貌看,五音戏共有不重复的词7012个,双音节词占优势,比例达62.42%,单音节词占31.32%,比例高于普通话;频次在100次以上的高频词128个,其中单音节占绝对优势。从构词状况看,合成词占优势,比例达总词量的67.52%;在附加式构词法中“子”缀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五音戏的熟语中谚语、歇后语的地域特色鲜明、口语特点突出。从词义特征看,同义词多为文言词或历史词与现代汉语词的共现;反义词多为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与普通话同形异义的词其词义多为本义或方言用法;类义词中动词居多,而且是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相关义位的类聚;词义的时代色彩、地域色彩、口语色彩也鲜明突出。 五音戏语言研究使作者深感地方戏语言研究是有待开发的研究领域,它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补充,是方言研究的宝贵资料,是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戏曲学的角度看,是戏曲史研究的重要途径,是戏曲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曲编剧、创腔的重要依据。从地方戏的发展看,如果不重视地方戏语言生态的保护,则将导致地方戏名存实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