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简论
【6h】

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简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孙过庭生平

第二节关于《书谱》墨迹

第三节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产生的经济和政治背景

第四节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章孙过庭主要书法美学思想

第一节论书法发展

第二节论书法本质

第三节论字体异同

第四节论书法创作

第五节论书法赏鉴

第三章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对后世的重要价值

第一节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节孙过庭书法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书谱

展开▼

摘要

孙过庭是初唐时期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他所撰写的《书谱》墨迹不仅是一部历代传颂的书法精品,而且是一部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的理论文章。孙过庭的书法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书谱》墨迹中。 孙过庭出身社会下层,人微言轻,其人其事时人知之不多。因而书史上对孙过庭的研究材料相对较少且比较散乱,有关其书法的只言片语见之于唐朝及以后为数不多的论书者的言论中,对其《书谱》详加解释阐发的并不多见。尽管有不少学者站在宏观的立场上从美学的角度考察研究书法,但从美学角度对《书谱》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却是少之又少的。孙过庭的《书谱》虽然篇幅短小,但里面却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书法美学思想。系统梳理、深入挖掘其中的主要美学思想,弘扬光大其美学价值,对于我们坚持用书法美学理论指导书法创作实践和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与完善书法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从孙过庭的生平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书谱》产生的原因。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加之最高统治者的极力倡导践行,书法实现大发展,从理论上对唐以前书法进行总结的《书谱》应运而生了。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书法发展、书法本质、字体异同、书法创作、书法赏鉴等方面对《书谱》的主要美学思想进行了归纳梳理。在书法发展上,孙氏驳斥了“古质今妍”、厚古薄今的复古主义论调和僵化观点,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辩证发展的观点;在书法本质上,孙过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并反复强调了书法艺术本体上的表情功能,认为书法是一种抒情表现艺术,能够“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在字体方面,孙氏在强调各体特征的同时,主张融会贯通,做到“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在书法创作上,提出了著名的“五乖五合”说;在书法赏鉴上,抨击时弊,主张书法切合时用,并力倡中和之美和书法骨气。这即是本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论文最后一部分对《书谱》的重要美学价值作了认真考察并指出了其对于后世的影响。作为“书艺双绝”的稀世珍品,《书谱》具有书艺和书论双重价值。就书艺而言,成为继承二王草法的杰出代表和后世书家临习的重要摹本。就书论而言,其关于书法本质、书法发展、书法创作、书法赏鉴等方面的观点影响至今而不衰。 本文试图从《书谱》产生的时代背景、《书谱》的主要美学观点、《书谱》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加以全面梳理和系统论述,以期能够形成对《书谱》新的美学研究成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