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面收益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6h】

全面收益理论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内容摘要

第1章绪论

1.1全面收益理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4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2章全面收益理论产生的一般分析

2.1经济收益概念的历史回顾

2.2会计收益概念的历史回顾

2.3全面收益理论的提出

2.4全面收益的确认问题

2.5全面收益的计量属性

第3章国外全面收益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3.1国外全面收益报告模式

3.2国外全面收益报告模式比较分析

3.3国外全面收益报告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4章全面收益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实证分析

4.1我国财务报告中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实证研究

4.2我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

4.3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可行性

第5章适合国情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型及其推行措施

5.1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型探讨

5.2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具体措施

5.3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收益”一词,不论在经济学界还是在会计学界都是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对它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颇大分歧,并由此引发了不少争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诸如金融市场的日益一体化、资本流动的同趋全球化、企业经营活动的日渐复杂多样化等,企业收益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会计收益理论局限于对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的收益进行事后报告,而经济收益理论又因其理论价值高于实践价值而难以计量,关于“收益”概念的界定正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收益理论,一种全新的收益理论正在为人们所接受,基于此理论而编制的全面收益报告成为当代理论研究的新热点。 本文从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历史渊源谈起,在比较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特征差异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引出全面收益理论的概念以及其确认和计量,并通过研究美国、英国、IASC、G4+1等全面收益报告的国际做法,借鉴其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全面收益理论对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启示,讨论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模型和实施措施。 本文认为全面收益报告是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长期博弈过程的最终和谐统一,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理论是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必然趋势,尽快提出适合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型是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重要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