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维的超功利审美心态与山水诗创作
【6h】

王维的超功利审美心态与山水诗创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2王维山水诗的特点

2.1诗中有画

2.2有我无我结合

2.3动静结合

3王维山水诗特点的成因

3.1研究现状

3.2超功利审美心态与王维山水诗

3.3王维超功利审美心态的成因及依据

3.3.1成因

3.3.2依据

4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在当时的唐代文坛上拥有很高的声誉,被代宗皇帝称为“天下文宗”,在后世也得到了历代诗评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称赞,被尊称为“诗佛”,成为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诗佛”这一尊称,不但表明了王维诗歌中的佛禅宗教倾向,同时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上的崇高地位的肯定。他继承和发扬了陶渊明、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风,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王维的诗歌历经百代而传颂不衰,而他本人,也成为后代诗学的典范,值得后来者学习和研究。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通过引用前人对王维及其诗歌的评价,表明了王维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和成就。同时,对王维的诗歌创作以内容题材为分类标准进行了总体性的概述,并由此引出王维各类诗歌创作中成就最为突出的山水诗创作,从而为下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王维山水诗的特点。由于与佛禅的关联,王维的山水诗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了区别于大多数山水诗人的独有的特点:一、诗中有画;二、有我无我结合;三、动静结合。 第三部分:王维山水诗特点的成因。有关王维山水诗的特点,学术界基本达成一致,但对其成因的分析则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以南禅“色空两边”、“有无双遣”的理念解释王维山水诗的成因,已成为学术界最为常见的现象。承认王维的山水诗与禅宗有关联,然而完全站在禅宗的立场解释王维山水诗,势必混淆作为士大夫的王维与僧侣的界限,也模糊了文学创作与宗教修为的区别。认为,佛禅思想固然融入了王维的山水诗,但单纯的佛禅信仰是无法构建王维山水诗的独特之美的。认为,王维山水诗特点的形成原因是超功利审美心态。而王维超功利审美心态的形成除了佛禅思想的影响之外,大唐盛世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王维本人的气质禀赋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证明王维超功利审美心态不同于佛禅宗教信仰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王维本人与佛禅的关系,以及以《辋川集》为代表的山水诗创作。 第四部分:结语。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王维山水诗的成因,主要在于其超功利的审美心态。这种超功利审美心态的获得,与佛禅思想固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佛禅思想,同时也是时代精神、个体禀赋气质作用的结果。王维的超功利审美心态与其山水诗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