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环境下我国政府公共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6h】

新环境下我国政府公共应急管理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1.3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安排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3.3论文的框架安排

2.公共应急管理理论概述

2.1危机与公共危机

2.1.1危机

2.1.2公共危机

2.2公共应急管理

2.2.1应急管理的概念

2.2.2公共应急管理的概念

2.2.3公共应急管理的目的与功能

2.3公共应急管理能力

2.3.1公共应急管理能力的概念

2.3.2公共应急能力的内容

3.政府应急管理的比较研究

3.1政府应急管理比较研究

3.1.1澳大利亚政府应急管理模式

3.1.2英国的应急管理模式

3.2启示

3.2.1系统完备的应急符理法律体系

3.2.2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3.2.3统一的应急管理协调机制

3.2.4严格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3.2.5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2.6制度化的科研、教育、培训

3.2.7注重民众危机意识建设

4.新环境下我国的公共危机及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现状

4.1新环境下我国公共危机的特点

4.2我国公共应急管理所取得的成就与优劣势分析

4.2.1我国公共应急管理所取得的成就

4.2.2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的优劣势分析

4.3新环境下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实例分析:“8.17”华源煤矿溃水事件

4.3.1“8.17”华源煤矿溃水事件回顾

4.3.2“8.17”溃水事件政府应急工作总结

5.系统构建我国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模型及其说明

5.1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5.2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的模型框架及其说明

5.2.1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5.2.2进一步完善政府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

5.2.3进一步完善国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5.2.4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5.2.5建立健全危机信息公开机制

5.2.6建立适应公共应急管理需要的政府-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5.2.7以绩效为基础,建立全面应急管理机制

5.2.8建立适应政府应急管理需要的物资储备制度

5.2.9加强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5.2.10促进应急管理的国际合作

小结及其他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当前的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与转型。这一时期既是现代化建设承上启下、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集中凸现期。由于长期复杂的历史原因和背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存在着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危机和问题。每一领域的局部危机和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全面危机,进而演化成激烈的社会动荡。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客观现象。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及公共权力的行使者,面对各个领域出现的危机事件,有责任、有义务采取正确的手段与方法,提升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从而提高公共应急管理水平,为社会的成功转型提供良好的条件与保证。公共应急管理能力是现代政府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是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有效预防危机产生、降低危机损害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提升公共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政府管理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从内容上讲,本文首先将对应急管理与政府公共应急管理的基本内涵做出必要的讨论(第二章),而后,我们将从比较的视角出发对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共应急管理个案做出考察,并对其中所蕴含的先进经验与模式做出总结(第三章),从而为论文关于提升中国公共应急管理能力做出必要的准备。然后,在第四章,论文将对中国目前的公共应急管理所取得的成就,其能力现状,即其优势及存在的不足做出必要的讨论,并特别结合一个具体的公共应急事件实例,即8.17华源煤矿溃水事件的整个处理过程做出探讨,并对我们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状况做出简要分析。最后,在第五章,论文首先给出了系统的政府应急管理框架建设模型,并对其中所涉及细节做出了相应解释。换言之,我们认为应急管理体系既应包含关于政府公共应急管理意识的建设,也应包括法律、制度与组织以及资源与基础建设方面的构建,还应包括政府在公共应急管理方面研究与国际合作,从而真正实现中国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此外,论文还将对其所取得的成果做出简要总结,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