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分析研究
【6h】

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分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常见的危重症,并伴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医疗费用,治疗上需要依赖机械通气以及较高的医疗护理技术。我国新生儿ARF发生率约为5.0%,新生儿ARF死亡约占新生儿死亡的52.3%。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ARF的主要措施之一,传统机械通气通常以较高潮气量及较高的吸气峰压来改善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呼吸衰竭的通气治疗提出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LPVS),即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和肺开放策略(Open lung concept;OLC),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本课题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所有入住我院NICU并发ARF患儿的基本情况、主要病因、临床治疗、预后等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我院ARF患儿的发病情况和目前对此类呼吸危重症患儿的救治现状,以便总结临床治疗经验,并为今后NICU资源配置及进一步提高ARF患儿诊治水平提供有用信息。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山东大学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NICU病区收治的新生儿ARF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收集病例67例。ARF诊断标准采用1986年9月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杭州)拟定的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标准,NICU病人收入标准按照霍普金斯儿童医学中心NICU指南2000—2001。资料收集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母亲产前疾病、出生时情况等)、疾病诊断、选择性的NICU临床治疗情况、病人预后等。对所有数据应用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患儿基本情况:ARF患儿占我院NICU同期收治患儿的8.6%,其中59.7%是农村患儿。ARF患儿最小胎龄(Gestational age;GA)25周,最大GA41周,平均GA为34.2±3.2周,71.6%为早产儿;ARF患儿最小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1000克,最大BW4100克,平均BW为2374±848克,58.2%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11.9%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男女比例为2.4:1;ARF患儿中剖宫产率为59.7%;胎膜早破率为43.3%;胎盘早剥率为4.5%;多胎出生率为34.3%;4.5%合并先天性畸形;13.4%的ARF患儿5分钟Apgar评分<7;母亲在分娩时的平均年龄为29±5岁,其中49.3%的ARF患儿母亲孕期没有接受系统产前检查;患儿母亲常见妊娠合并症为妊娠高血压(31.3%)、糖尿病(7.5%);患儿母亲非妊娠疾病常见的有甲状腺功能亢进(4.5%)、子宫肌瘤(3.0%)。 2.原发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 NRDS)32.8%,肺炎(包括羊水吸入性和社区感染性)22.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13.4%,湿肺10.4%,败血症7.5%,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7.5%,其他疾病(肺发育不全、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0%。 3.临床治疗:胎龄<34周的ARF患儿中30.3%接受了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17.9%的患儿在产房或NICU接受了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机械通气中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的使用率分别为68.7%、22.4%。存活者中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74小时。 4.预后:治愈51例(76.1%);好转5例(7.5%);死亡11例(包括放弃治疗5例),病死率16.4%。存活病例(治愈十好转)平均NICU入住时间为15.3±7.0天。胎龄<34周患儿住院时间22.3±0.8天;34~36周患儿住院时间13.8±4.1天;胎龄>37周患儿住院时间12.3±1.5天,前者和后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5.死亡患儿原发疾病构成:72.7%为NRDS,18.3%为先天畸形,9.0%为重症感染败血症。 结论: 1.ARF患儿占我院NICU同期收治患儿的8.6%。ARF患儿中男孩、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见。 2.我院NICU引起ARF的原发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其中最常见的病因为NRDS。 3.PS应用率为17.9%;机械通气模式中NCPAP为我院目前的主流技术,在救治ARF患儿中发挥极大作用,避免了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诸多并发症。 4.ARF在NICU的病死率(包括院内死亡和放弃治疗)为16.4%;死亡原发疾病构成主要为NRDS、先天畸形、重症感染败血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