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炎性因子与缺血性卒中后血管事件再发的相关性研究
【6h】

炎性因子与缺血性卒中后血管事件再发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 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综述 CRP、IL-6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卒中后血管事件的再发是脑血管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原因。本课题通过测定初发脑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空腹CRP,IL—6的水平,随访观察患者脑梗死的复发情况,探讨炎性标志物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以期为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经头颅CT及MRI证实的首发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及同期健康对照者52名。于发病72小时内抽取早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CRP、IL—6浓度,并记录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等病史。然后根据CRP水平将脑梗死患者分为CRP正常组,CRP异常组。进行一年随访,统计脑梗死有无复发。然后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及CRP、IL—6的比较。病例组中CRP正常组,异常组的一般情况、IL—6水平、复发率的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共158例进入研究。通过随访1年,共随访154例,失访4例,三人死于其他疾病。最终进入本研究的为151例。其中(1)病例组总胆固醇(TC5.5±1.1mmol/L)、甘油三酯(TG2.0±0.8 mmol/L)、血糖(7.6±4.1 mmol/L)、CRP(16.29±0.58 mg/L)、IL—6(18.23±1.86 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中CRP异常组的复发率(16.7%)及IL—6(24.15±2.02 ng/L)水平明显高于CRP正常组(4.92%),经X2及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用直线相关分析,病例组中CRP、IL—6呈密切正相关。(r=0.52).(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影响脑梗死的复发因素CRP、IL—6、高血压病。 结论: 脑梗死具有一定的复发率,CRP,IL—6,高血压病可能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未进入回归模型,可能与脑梗死复发无关,推测与样本较小以及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