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脊髓损伤致神经原性膀胱早期尿流动力学及内皮素-1变化特点
【6h】

大鼠脊髓损伤致神经原性膀胱早期尿流动力学及内皮素-1变化特点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

附表及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神经原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动物模型的建立,探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早期(1~6周)尿流动力学及血液、尿液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的变化特点,为临床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取20只雌性Wistar大鼠,4~5月龄,平均体重330~350g,分别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手术后腹腔注射庆大霉素5000U/kg,1次/日,持续3天。1周后12只行脊髓L1~2横断建立脊髓损伤所致神经原性膀胱的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组,剩余8只仅打开硬脊膜而不损伤脊髓作为对照组。全部大鼠分别于二次手术后第2、4、6周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液及每周尿液中ET-1含量并于第2、4、6周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手术后腹腔注射庆大霉素5000U/kg,1次/日,持续7天。实验组按摩膀胱、协助排便3次/日。所有大鼠全程依据Tarlov评分标准对大鼠行后肢行为学功能评价。行两组对照及自身对照,比较术前、术后血液、尿液中ET-1含量及尿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 结果: (1)大鼠一般情况:实验组术后3周所有大鼠Tarlov评分0分,3~4周部分大鼠Tarlov评分1分,5~6周后所有大鼠Tarlov评分1分;对照组1~6周所有大鼠Tarlov评分5分;所有实验组大鼠出现营养差、尿失禁、尿潴留、大便失禁、后肢水肿、糜烂、运动障碍等现象。 (2)尿流动力学变化特点: ①第2周实验组膀胱容量增加,平均灌注(7.81±0.77)ml而未见膀胱破裂,而对照组膀胱容量(2.89±0.15)ml、顺应性(0.093±0.014)ml/cmH2O:第6周实验组膀胱容量(2.07±0.31)ml、顺应性(0.040±0.006)ml/cmH2O与对照组膀胱容量(2.86±0.13)ml、顺应性(0.089±0.009)ml/cmH2O相比明显降低(P<0.05)。 ②实验组第2周逼尿肌压力随灌注量增加变化不大,平均为(20.833±2.855)cmH2O,与对照组逼尿肌压力增加(31.375±3.777)cmH2O相比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第6周逼尿肌压力增加(52.250±2.206)cmH2O与对照组(32.000±2.619)cmH2O相比明显升高(P<0.05)。 ③实验组第2周未见逼尿肌无抑制收缩;第4周末(66.7%)、第6周(91.7%)可见逼尿肌无抑制收缩。 (3)血液、尿液中ET-1含量变化特点: ①实验组第2、4、6周血液中ET-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尿液中ET-1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②实验组第2、4周尿液ET-1含量与第5、6周相比减少(P<0.05),实验组第5、6周尿液ET-1含量无明显差异(胗0.05)。 ③对照组血液、尿液中ET-1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大鼠脊髓休克期一般为术后3~4周。 (2)大鼠脊髓休克期膀胱容量、顺应性增加;脊髓休克期后膀胱容量、顺应性降低。 (3)脊髓休克期逼尿肌压力无明显变化;脊髓休克期后逼尿肌漏点压升高并可见逼尿肌反射亢进、逼尿肌无抑制收缩。 (4)ET-1在神经原性膀胱病程变化中起一定作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原性膀胱大鼠早期尿液中ET-1含量随病程进展逐渐减少,在脊髓休克期后早期尿液中ET-1含量处于稳定低浓度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