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15基因的表达缺失和启动子甲基化
【6h】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p15基因的表达缺失和启动子甲基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语缩略词简表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p15基因甲基化与血液系统疾病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异质性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和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变为主要特征。MD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患者可发现原癌基因突变或者抑癌基因失活,这些基因的异常可能参与MDS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一门研究表观遗传异常的学科。表观遗传异常是指不涉及DNA序列的变化、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改变,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DNA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DNA甲基化修饰与基因突变或纯合子缺失等基因结构变异不同,它不改变DNA的结构序列,是一种可逆性的改变,通过逆转启动子区甲基化可使失活的基因重新表达,因此可以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目的:研究p15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骨髓中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M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32例诊断明确的MDS患者及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骨髓并提取单个核细胞,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CR)检测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p15基因mRNA表达水平。 结果:32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有14例检测到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阳性率为43.8%),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患者p15基因启动子区存在高频甲基化;32例MDS患者中仅有10例检测到p15基因mRNA的表达,而对照组均有p15mRNA的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15mRNA表达缺失的22例MDS患者中有14例存在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其余10例p15基因mRNA表达的患者没有检测到p15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生与p1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密切相关,高危型患者p1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存在高频甲基化;p1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导致p15基因表达缺失并进一步抑制细胞的增殖分化,可能是MDS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