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劳动合同法对底层劳动者的影响——以农民工为视角
【6h】

劳动合同法对底层劳动者的影响——以农民工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及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1.4全文框架

1.5创新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产生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2.1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是劳动合同法产生的国际背景

2.1.1经济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

2.1.2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

2.2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权益被侵犯是劳动合同法产生的国内背景

2.2.1农民工问题的提出和产生的原因

2.2.2农民工权益缺失的现状

2.3户籍歧视是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力的制度原因

2.3.1户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3.2户籍制度对劳动力的配置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农民工的就业和权益保护的影响

3.1劳动合同法有关保护农民工权益的规定

3.2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论

3.3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3.3.1增加企业解雇成本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3.3.2劳动合同法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保护程度

3.3.3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3.4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积极影响

3.4.1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助于改变农民工权益缺失的状况

第四章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建议

4.1完善劳动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合理调整劳资关系

4.2加强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培训,全面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4.3发展和培育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

4.4政府应履行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全国人大批准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的颁布和实施是中国劳动保护制度建设的重大事件。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现象非常突出,《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助于改变这个局面。
   本文以农民工为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的就业和权益改善带来的影响。并辅以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说明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为有效的实施劳动合同法,避免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可能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章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说明了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的国际和国内背景。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对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劳动合同法产生的国际背景。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权益的缺失,已严重影响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劳动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势在必行,这是劳动合同法产生的国内背景。
   第二部分主要结合有关文献,从理论方面分析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影响。劳动合同法从解雇成本和最低工资两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严格的就业保护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用工的灵活性。加上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困难难以为继。用工需求的锐减,首先会波及农民工的就业,并增加了农民工的就业的难度。如何从理论角度客观的看待这一问题,是我这一章分析的重点。同时也从另一方面以事实说明,劳动合同法确实极大改善了农民工的境况,对其权益的保护带来的积极影响。
   第三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指出,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不但要从经济角度,而且也要从社会角度来客观的分析它的影响。拉美各国经济发展的事实说明,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置民生于不顾,其发展因缺乏社会基础而无长久动力,这是我们必须借鉴的地方。保护底层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即必须又必要。同时为有效的实施劳动合同法,避免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可能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