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d:YAG纳米粉体微结构调控及胶体化学性能研究
【6h】

Nd:YAG纳米粉体微结构调控及胶体化学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钇铝石榴石晶体概述

1.2.1 钇铝石榴石的晶体结构

1.2.2 Y2O3·A12O3的二元系统相图

1.2.3 Nd:YAG晶体的性质

1.2.4 Nd:YAG陶瓷作为激光工作物质的优势

1.3 钇铝石榴石的缺陷化学

1.3.1 钇铝石榴石化学计量比晶体中的本征缺陷

1.3.2 钇铝石榴石非化学计量比晶体中的无掺杂的本征缺陷

1.4 Nd:YAG陶瓷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Nd:YAG陶瓷国外研究现状

1.4.2 Nd:YAG陶瓷国内研究现状

1.5 Nd:YAG超细陶瓷粉体的制备

1.5.1 溶胶-凝胶法

1.5.2 溶胶-凝胶燃烧法

1.5.3 水热法

1.5.4 共沉淀法

1.5.5 均相沉淀法

1.6 Nd:YAG超细粉体成型

1.7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NH4)2SO4的添加对Nd:YAG粉体的微结构调控

2.1 引言

2.2 化学沉淀法制备Nd:YAG粉体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过程

2.2.3 硫酸铵的引入实验过程

2.3 Nd:YAG粉体性能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硫酸铵添加到离子溶液中对Nd:YAG粉体的微结构的调控.

2.4.2 硫酸铵添加到沉淀剂碳酸氢铵溶液对Nd:YAG粉体的微结构的调控

2.4.3 硫酸铵溶液清洗对Nd:YAG粉体的微结构的调控

2.5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尿素均匀沉淀法调控Nd:YAG粉体的微结构

3.1 引言

3.2 尿素均相沉淀法制备Nd:YAG粉体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过程

3.3 性能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硫酸铵的添加量对Nd:YAG粉体的形貌和烧结性能的影响

3.4.2 尿素和离子浓度的比值([u]/[M])对Nd:YAG粉体的形貌和烧结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合成YAG粉体的反位缺陷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试验过程

4.2.1 实验主要原料

4.2.2 粉体制备

4.2.3 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铝离子过量条件下合成YAG粉体中反位缺陷的研究

4.3.2 钇离子过量条件下合成YAG粉体反位缺陷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Nd:YAG陶瓷粉体的胶体化学性质研究

5.1 胶体化学性质简介

5.1.1 胶体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5.1.2 分散剂的分散机制

5.1.3 陶瓷料浆的流变性质

5.1.4 本章工作内容

5.2 pH值对 Nd:YAG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5.2.1 实验过程

5.2.2 结果与讨论

5.3 分散剂对Nd:YAG体系分散性的影响

5.3.1 实验过程

5.3.2 结果与讨论

5.4 Nd:YAG悬浮体系流变性的研究

5.4.1 实验原料

5.4.2 浆料的制备

5.4.3 悬浮体系性能测定

5.4.4 结果与讨论

5.5 坯体的断面及密度分析

5.5.1 实验原料

5.5.2 浆料的制备

5.5.3 性能测定

5.5.4 结果与讨论

5.6 干燥方式对坯体的影响

5.7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Al2O3、Y2O3、Nd2O3混合粉体的胶体化学性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原料

6.3 pH值对混合粉体体系稳定性的研究

6.3.1 实验过程

6.3.2 结果与讨论

6.4 分散剂对混合粉体体系分散性的研究

6.4.1 实验过程

6.4.2 结果与讨论

6.5 混合粉体悬浮体系流变性的研究

6.5.1 浆料的制备

6.5.2 悬浮体系性能测定

6.5.3 结果与讨论

6.6 坯体的断面及密度分析

6.6.1 实验原料

6.6.2 浆料的制备

6.6.3 性能测定

6.6.4 结果与讨论

6.7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Paper One

Paper Two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激光材料是激光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作为新一代固体激光材料一透明激光陶瓷,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Nd:YAG激光陶瓷的出现和发展是基于纳米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尽管激光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纳米粉体合成过程中的一些物理、化学机制还不清楚,人们尚无法稳定获得高纯、相结构完美、分散良好、粒径和形状可控的激光陶瓷粉体,这是影响激光陶瓷性能的主要因为。另外,陶瓷的成型是制备高性能透明陶瓷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注浆成型作为一种最利于激光陶瓷真空烧结的成型方法并没有被系统地研究,这也是难以得到高性能透明激光陶瓷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论文对最具批量制备意义的化学共沉淀法和尿素均相合成法Nd:YAG纳米陶瓷粉体的前驱体制备过程中成核与生长机制及分散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实现了对Nd:YAG纳米陶瓷粉体相组成与形貌的调控,获得了具有良好烧结性能的纳米粉体;此外,对Nd:YAG粉体的胶体化学性质及注浆成型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注浆成型工艺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1.Nd:YAG纳米陶瓷粉体的微结构调控
   (1)对碳酸氢铵共沉淀和尿素均相沉淀法合成Nd:YAG前驱体的成核和生长机制及热处理过程中纳米粉体中结晶相的形成与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着重进行了在不同添加方式的情况下,无机分散剂硫酸铵的作用机制及其对Nd:YAG粉体的尺寸、形貌及相组成等的微结构调控。研究表明,对于碳酸氢铵共沉淀法,当硫酸铵添加到离子溶液中时,不能实现对Nd:YAG前驱体的形貌及煅烧后粉体的微结构与烧结特性的调节与控制作用;当硫酸铵的添加方式改为添加到碳酸氢铵沉淀剂溶液中时,SO42-离子在Nd:YAG前驱体颗粒表面产生了有效吸附,并影响了前驱体的成核与团聚,从而调节了前驱体颗粒的形貌和分散程度,并通过对硫酸根高温下的分解过程研究,实现了对煅烧后粉体相组成和颗粒尺寸的控制,调节和改善了粉体的烧结性能。在对不同形貌的Nd:YAG粉体的烧结性能研究过程中发现,纳米粉体的烧结性能的优劣并不单调依赖于颗粒尺寸的减小,而且具有架状结构的粉体同样具有良好的烧结性能。
   (2)提出了对已经合成的Nd:YAG前驱体的硫酸铵表面改性,并通过对前驱体的动电特性和光谱测试研究了Nd:YAG前驱体表面改性机理,发现硫酸铵对前驱体的微结构的调控作用源于SO42-取代了胶体颗粒表面的部分羟基,并由此导致了胶体颗粒聚集成类球形的前驱体颗粒。此外,研究表明,Nd:YAG前驱体的硫酸铵表面改性,还可以影响和控制粉体的煅烧过程和煅烧后粉体的微结构,并显著影响Nd:YAG陶瓷的透明性。
   (3)研究了尿素均相沉淀法合成Nd:YAG过程中的前驱体成核、生长及形貌控制及其煅烧合成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并研究了合成条件对粉体的烧结性能的影响。以混合溶液Al(NO3)3、Y(NO3)3、Nd(NO3)3为母盐,尿素为沉淀剂,通过对前驱体Zeta电位和FT-IR分析研究了SO42-对前驱体颗粒的表面作用机理。TEM的结果显示:SO42-在前驱体颗粒的合成过程中起结构导向作用,将纳米颗粒组装成网络结构。XRD的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铵的量的增加,形成纯相Nd:YAG粉体所需要的煅烧温度越高,这是由于硫酸根在煅烧过程中阻碍了颗粒之间的元素扩散,从而需要更高的煅烧温度。从煅烧后粉体的形貌及晶粒尺寸和烧结性能的研究发现,当(NH4)2SO4加入量为4.56 wt%时,既可使Nd:YAG在相对低温下(1000℃)获得,又使其具有均匀的粒度和良好的烧结性能。因此,(NH4)2SO4是Nd:YAG纳米粉体合成过程中对前驱体粉体的形貌及煅烧后粉体的微结构控制的重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研究尿素均相沉淀过程中尿素的浓度对Nd:YAG前驱体及煅烧后粉体微结构的影响。当(NH4)2SO4加入量为4.56wt%时,离子浓度为0.08mol/L时,尿素的用量影响合成粉体的微结构及烧结性能。对粉体的形貌及烧结性能分析,高的尿素含量能获得较理想的Nd:YAG粉体。当[U]/[M]=40时,真空烧结后的陶瓷具有最好的透明性。因此,合成体系中尿素的浓度是实现Nd:YAG纳米粉体的微结构的调控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研究了Nd:YAG粉体合成过程中,当铝和钇分别偏离化学计量比时,产物中的反位缺陷及其形成机制。离子比偏离化学计量比条件下,研究采用碳酸氢铵共沉淀的方法合成YAG粉体中的反位缺陷,为合成化学计量比的粉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
   在YAG粉体合成过程中,在体系中加入过量的Al离子,当铝离子过量少于20at%时,产生高温下稳定的非化学计量比单一的石榴石相。这种相是由体系中的铝离子取代钇离子形成了反位缺陷,从而使体系保持了钇铝石榴石相结构。XRD、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及HRTEM支持了上述结论;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结果给出了铝过量的YAG粉体中部分Al占据了Y的十二面体的位置的直接证据,从而确认了铝反位缺陷在纳米粉体中的存在。在YAG纳米粉体中,体系对Al取代Y形成的反位缺陷有较高的容忍度,有可能两个铝离子占据一个Y-O十二面体的位置,保证空间和电负性的平衡。这一结论与以往的钇铝石榴石单晶中得到的反位缺陷不一致。
   体系中加入过量的钇离子,容易出现富钇的杂质相,并且随着温度升高杂质相含量增大。这说明,较低温度下Y取代Al-O的八面体位置,形成非化学计量比的钇铝石榴石相。但由于体系不稳定,高温下容易分解产生YAP和YAM等富钇杂质相。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结果证实了Y可能占据了Al-O八面体的位置,但容忍度低,并且在高温下容易退出。
   以上结论说明:YAG纳米粉体中铝过量时Al对Y的取代比钇过量时Y对Al的取代更容易也更稳定,这与单晶材料中Y对Al的取代比Al对Y的取代更容易发生的结论相反。
   2.粉体的胶体化学性质研究
   对Nd:YAG纳米粉体的胶体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pH情况下,Nd:YAG粉体因双电层厚度变化导致的动电电位的变化规律,发现pH=10.5的条件下,纳米颗粒之间斥力最大,是形成稳定料浆的最佳条件。选择聚丙烯酸铵作为分散剂,研究了分散剂用量对Zeta电位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散剂用量为2.6wt%。在此基础上,配置固含量为65wt%的Nd:YAG料浆,并研究了其流变特性。通过特殊的真空注浆技术得到了相对密度达57.7%的高密度、高均匀性的坯体。为Nd:YAG纳米粉体的注浆成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基于对固相反应烧结Nd:YAG激光陶瓷成型方法的支持,对Nd2O3、Al2O3、Y2O3复合粉体的动电特性、浆料流变性能及坯体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复合粉体与Nd:YAG纳米粉体有类似的胶体化学行为,但分散剂的用量远大于Nd:YAG粉体,这是由复合粉体中的部分颗粒尺寸较大造成的。类似条件下得到的复合粉体浆料的流动性能与Nd:YAG粉体浆料的流变特性有明显区别。当分散剂浓度为5.2wt%,固含量为53wt%时,复合粉体料浆具有最佳流动性能,通过注浆技术获得了均匀一致的密度达56.8%的复合氧化物坯体。
   本文对Nd:YAG纳米粉体的微结构调控和粉体的胶体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获得一些有创新意义的研究结果,这为进一步研究制备高透明陶瓷材料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