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配送中心动管区储位分配与补货模式研究
【6h】

配送中心动管区储位分配与补货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1.3.1 论文主要工作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储位分配与补货模式相关理论

2.1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分析

2.1.1 配送中心功能分析

2.1.2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

2.2 动管区储位分配方法概述

2.3 动管区传统补货模式概述

2.3.1 补货系统的建立

2.3.2 补货时点的选择

2.3.3 常见的库存补充方法概述

2.3.4 补货方式的应用

2.3.5 配送中心补货作业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管区储位分配和补货模式研究

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3.2 启发式算法分析

3.3 动管区储位分配算法

3.3.1 启发式储位分配算法

3.3.2 反复改进启发式算法

3.4 启发式补货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建模与结果分析

4.1 仿真建模

4.2 原始数据统计与分析

4.2.1 实例背景及数据

4.2.2 仿真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配送中心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4小时内满足客户订单需求逐渐成为行业标准。与此同时,配送中心必须交付的不同产品的单位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这意味着必须针对那些多批次小批量的众多产品,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显然配送中心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通过改善补货和分拣策略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当许多产品需要选择小批量进行拣选时,配送中心往往把存储区域分为两部分:保管区、动管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动管区给每个产品分配合适的空间和确定合适的补货策略,以保证产品在动管区的供应,减少缺货量的产生。
   本文在阅读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和深入分析配送中心传统储位分配以及补货模式的基础上,对某工业企业配送中心储位分配和补货模式进行了仿真实践研究。首先从产品需求频率、需求数量、储位均拣选量、托盘均补货量四个方面建立了配送中心补货系统补货效率衡量指标,并且针对每一个指标建立了数学模型,为下一步仿真计算做好基础。其次依据补货效率衡量指标,生成储位分配清单,然后应用依据补货清单提出的四个启发式补货算法对该工业企业配送中心储位分配和补货模式进行组合优化研究。
   最后对配送中心储位分配和补货模式应用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并应用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比分析在不同储位分配和补货算法的组合策略的情况下,配送中心补货效率的高低,从中找出最适合我们配送中心管理运作的储位分配和补货算法,为配送中心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