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例非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6h】

19例非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对照词表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3 结论

附图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1.总结归纳非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thrombosis CVST)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2.总结CVST发病的可能病因,分析其发病机制;2.研究CVST患者的头痛原因;3.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研究与之有关的危险因素;4.总结归纳CVST的临床转归。
   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08.7~2010.5中19例CVST的患者资料,回顾性的分析其发病人群特点、可能病因、发病方式、临床表现及栓塞部位、影像学特点、实验室及脑脊液检查特点、临床转归等。
   研究结果:(1)发病人群特点:19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11例,男:女=1:1.375。发病年龄为13~55岁,平均年龄为34岁。夏秋季节发病者10例,冬春季节发病者9例,比例为1.1:1。(2)可能病因:与妊娠相关者3例,2例与头部外伤及手术有关,2例患血液系统疾病,1例病人为乙肝所致的凝血功能异常,2例有劳动后出汗史,4例病人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病史。1例病人病前有低颅压头痛病史。1例病人入院后检查发现甲亢。余4例无明确的相关病史或仅有吸烟史。(3)17例为初次CVST发作,其中1例有颅外静脉血栓形成史。2例表现为CVST再发。急性起病者例,亚急性起病者例,慢性起病者例。(4)临床表现:94.7%病人以头痛起病。以头痛起病的患者中,31.6%的病人在整个病程中仅表现为头痛。另有10.5%病人除头痛外还表现为脑膜刺激症状,52.6%病人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36.8%出现癫痫发作,1例表现为昏迷,脑疝形成。(5)影像学特点:仅有10.5%表现为单发的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余84.2%表现为多发的颅内静脉窦及静脉的血栓形成。受累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横窦、上矢状窦、乙状窦、直窦、大脑深静脉(大脑内静脉及大脑大静脉)、颈内静脉。双侧横窦和/或乙状窦受累者多于单侧。9例行MRI复查,其中4例静脉窦血栓较前无明显好转,但静脉性梗塞有明显好转,余5例较前均有好转。3例复查时发现梗塞灶中点片状出血灶。2例表现为CVST的再发,血栓形成部位与上次不同。36.8%病人影像学上仅表现为静脉窦血栓形成,而无脑实质的病变。余63.2%伴有静脉性梗塞,双侧梗塞较单侧梗塞多见。受累部位中,额顶叶梗塞最常见,之后依次为枕叶、颞叶、丘脑、基底节、中脑、小脑。有5例影像学证实有出血性梗塞。(6)实验室及脑脊液检查特点:9例病人行腰穿检查,1例病人表现为低颅压(50rmH2O),3例病人颅内压正常,5例患者颅内压升高。6例病人出现凝血功能异常,4例于已于外院行抗凝治疗,2例未行治疗者表现为Fib升高。2例在病前无明显诱因的患者,入院后分别查出甲亢及乙肝伴有肝功能受损。(7)临床转归:mRS<3者18例,mRS≥3者1例。
   结论:
   1.CVST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78.9%的病人均有相关病史,因此对于初发的CVST患者,需行系统的实验室检查。各种病因可能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起作用:(1)凝血功能障碍:(2)血流动力学障碍。
   3.CVST以单相病程多见,但有15.8%的病人呈复发性病程。
   4.头痛作为CVST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可能的原因为:(1)颅内压增高;(2)局部血栓形成后对静脉窦壁形成炎性刺激;(3)低颅压性头痛。
   5.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为CVST的三主症。
   6.CVST以广泛性静脉窦和/或静脉栓塞为主。横窦、上矢状窦为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单侧受累较双侧常见。
   7.通过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抗凝治疗,CVST预后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