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劳动合同法》制度变迁以及实施障碍研究
【6h】

《劳动合同法》制度变迁以及实施障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劳动合同法》实施时机的研究

2.2 《劳动合同法》倾斜性保护问题的研究

2.3 《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研究

2.4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影响的研究

2.5 《劳动合同法》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2.6 《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障碍和对策研究

2.7 《劳动合同法》对FDI和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2.8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依据的相关理论

3.1 弱势群体保护理论

3.2 正统多元论学派劳动关系理论

3.3 和谐劳动关系理论

3.4 不完全契约理论

3.5 制度变迁理论

3.6 本章小结

4 《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制度背景分析

4.1 我国劳动关系制度的现状分析

4.2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缺陷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劳动合同法》涉及的制度变迁分析

5.1 《劳动合同法》出台的过程

5.2 《劳动合同法》制度变迁的内容——与《劳动法》比较

5.3 《劳动合同法》制度变迁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制度性障碍分析

6.1 工会制度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障碍分析

6.2 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障碍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相关对策建议

7.1 短期对策建议

7.2 长期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有余,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众多的劳动者却难以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我国的劳动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劳动者的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劳动争议数量逐年增多。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将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随着《劳动法》的实施而建立,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这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动法》相比较,《劳动合同法》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然而,《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障碍。为了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必须完善劳动力市场的配套制度,根除《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制度性障碍。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简单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相关概念,并简要说明研究思路、研究的方法和理论依据以及研究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对与《劳动合同法》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三章介绍研究依据的理论,包括弱势群体保护理论、和谐劳动关系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正统多元论学派劳动关系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第四章从劳动关系现状和劳动合同制度缺陷的角度,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制度背景。第五章分析《劳动合同法》制度变迁的内容。第六章从工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制度性障碍。第七章根据前文的分析,分别从短期和从长期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本文借鉴部分地区调查研究的结论,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实证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制度性障碍。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根本性障碍,在于工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工会经费缴纳制度不合理、集体谈判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本文认为,应该采取加强劳动监察力度、加强工会制度建设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从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