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抒写浪漫之爱——探索徐訏的人性之美
【6h】

抒写浪漫之爱——探索徐訏的人性之美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引言

第一章 以理想的爱情感喟人性的纯洁之美

1. 以无私的宗教之爱诠释唯美的人性

2. 在虚幻而丰富的想象中寻找人生的意义

3. 企慕于不染世俗的完美女性

第二章 追求道德伦理与人情人欲的和谐

1. 用独特的爱情观审视人性

2. 正视道德与人性之间的矛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作为一个颇有成就的浪漫主义作家,徐訏留给人们的印象不仅仅是丰富的想象力下创造出来的色彩纷呈的文本世界,更多的是从中渗透出来的徐訏的人格力量--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作家,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着一个合理社会的理想。爱与人性是贯穿于徐訏创作生命全过程的基本母体,他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笔触展示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伊甸园,在这个近乎于完美的世外桃源,寄寓着他爱的理想,表达着他在时代生活中的感喟和思考。透过他创造出来的乌托邦世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于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哲学思考及由此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
   本文拟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呈现徐訏探索人性之美的历程。
   第一章“以理想的爱情感喟人性的纯洁之美”,从宗教学视角入手对徐訏代表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徐訏建立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基础之上的,不同于同时代的人生理念的写作。在小说中,他通过个人性的浪漫主义话语、唯美主义的审美主义话语,不断地追求爱与美、真与善、梦与诗的理想,在他热烈而浪漫的作品中融入了浓厚的基督教情怀。他的一生都在探求、找寻着爱,让爱拯救人们苦难的生活,用虚幻的梦来消除灵魂痛苦的呻吟,让生命在大爱中得到天堂的永生,从而实现他救世的人生理想。借助于诡异、梦幻、超现实的、似假似真的描述,作者试图从现实之外的迷幻世界中寻求人的诗意的存在和灵魂的完善,来实现人的生存价值的重建,达成人类共同信仰,寻求人类得以安身立命、永久和平共处的理想,并最终走向对人的生存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探询和追问。
   第二章“追求道德伦理和人情人欲的和谐”,通过徐訏独特的文艺观--艺术的本质即娱乐来进一步阐述其爱情文学的独特之处。徐訏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提出了文艺的本质即是一种精神娱乐,正因为如此他的爱情观也一直具有凡俗性和精神性的特点,在这种大爱中他要寻找的是情和理的和谐。当面对人生的苦难和现实的黑暗时,只有精神上的拯救才能寻找到人性的回归之路,而这也正是徐訏独立自由的人格在文艺观上的极度彰显。
   文章在最后对徐訏的爱情小说进行了定位。在现实主义文学主导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徐訏在个人自由的精神状态中,用诗和幻想对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价值进行肯定,人性的弱点是具有合理性的,他所揭示的人性是一种病态的现实,当他面对这些人性的病态和脆弱时,给予的是生命最大的宽容。文学世界中的“人性之梦”表现出了他对不完美人世和人性的承担,这些都值得我们重新去思考“人”和“人的存在”,以此期待文学回归到当下,回归人的此在的生存状态,并由此贯通重新去理解历史的一种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