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新兴道门的生长环境及其演变,1912—1937
【6h】

民国新兴道门的生长环境及其演变,1912—1937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第一章 导论

一、概念问题

1.会道门

2.救赎团体

3.概念选择

二、研究综述

1.研究起点

2.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二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新兴道门兴起

一、民国初期政治环境与相关政策

1.立宪保护

2.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

3.破除迷信之肇始

二、民国初期文化环境下的冲击应对

1.新文化的冲击

2.旧文化的坚守

三、民国初期新兴道门之发展概况

1.新兴道门团体的机遇

2.北京政府时期新兴道门团体概览

第三章 南京政府时期的新兴道门动向

一、政治环境与法律法规

1.三民主义与党治

2.宗教团体管理体制与法规

二、政治主导下的社会运动

1.反宗教运动

2.反迷信运动

3.新生活运动及风俗改善运动

二、新兴道门团体的变动概况

1.人民团体统计概况

2.新兴道门的新发展和新境遇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社会史的发展引导研究者将目光转向社会群体和下层民众,让历史研究者能够更加关注人的本身。近二十年来,学界对宗教的关注和讨论比较多,宗教研究大有兴盛之态,相关的宗教结社、民间信仰等相对边缘的研究方向也获得了很大的拓展和深入。
   本文作为对宗教结社的一项研究,立足于民国时期(1912年-1937年)各方面力量在历史进程中对道门团体的影响,试图从社会整体演变视角下给出自己对于民国道门历史的解读,同时以道门为媒介,反向追溯,得出对于民国时期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的一些新认识。
   不论在政府组织构成还是社会控制方面,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之间都有着很多截然不同或者一脉相承的成分。北洋政府时期,民间团体组织和私人结会结社活动相当活跃,一方面得益于官方的认可,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源于北洋政府各自为政和混乱的权力交替造成的政治真空,这种局面使得各方政治势力对于加强社会控制毫无余力。正是由于当时的政府服务、保护和控制几乎停滞,北洋政府统治的十余年时间才成了道门团体发展的黄金时期。国民党执掌权柄之后,各方势力达成和解,进入相对统一稳定的和平状态,于是国民党加强社会控制的野心逐步膨胀,随着中央政权力量的逐步积聚和释放,社会团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就被一步步压缩了。
   在思想文化方面,现代化思潮主导下的反宗教和反迷信潮流早在民国初期就有了浩大的声势,进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后,为了重塑现代化的国民,实现训政纲领,国民政府主导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在重重的社会改造运动完成之后,道门团体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也被逐步改造了,尽管如此,塑造现代化国民的努力并未获得完全的成功,“迷信”也从未真正消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