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ARTO及单根环状电极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分析
【6h】

CARTO及单根环状电极指导下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显著增加的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是世界上房颤患者最多的国家。房颤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房颤患者心房失去了泵血功能,导致心排出量降低,而快而不规则的心室率会进一步加重血流动力学恶化。房颤可引起血栓栓塞,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房颤与卒中发生风险的升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及死亡率都存在着极大关联。
   房颤是当今心律失常方面研究的热点与治疗难点,其发病机制复杂,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房颤及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有限,因而寻求更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已经十余年,这项技术一直是临床电生理学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已成为房颤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介绍我院开展房颤导管消融的初步成果及体会。
   目的:探讨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及单根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以环肺静脉口消融术为核心联合其他消融术式治疗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内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病例80例,其中包括阵发性房颤64例、持续性房颤16例。对于电生理检查证实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有触发灶的患者联合行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消融术。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在环肺静脉口电隔离术基础上继续行碎裂电位消融。术中检查有心房扑动者给予二尖瓣、三尖瓣峡部消融。环肺静脉口消融的有效指证为局部电压振幅30ms。坏肺静脉口隔离终点为肿静脉电位消失或分离,经诱发证实肺静脉口与左心房之间双向传导阻滞,尤其是传出阻滞。
   结果:64例阵发性房颤不再被诱发,其中49例环肺静脉口电隔离术成功,5例联合上腔静脉消融术,1例联合冠状静脉窦消融,2例联合二尖瓣峡部消融,8例联合三尖瓣峡部消融。16例持续性房颤均行碎裂电位消融,有2例术中房颤终止,14例需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其中l例联合三尖瓣峡部消融,l例联合冠状静脉窦消融,l例联合二尖瓣峡部消融。手术操作时间123+35min,X线透视时间27±11min。随访10±5个月总成功率为87.5%,阵发性房颤成功率87.5%,持续性房颤87.5%。心包填塞1例,皮下血肿l例,消化道出血2例,无肺静脉狭窄、血栓栓塞、心房食道瘘。
   结论:三维电解剖标测及单根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以环肺静脉口消融为核心,其他消融方法(碎裂电位消融、辅助线性消融)为辅的复合术式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肺静脉口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最重要的靶点,联合其他术式可以进一步对房颤的基质进行了改良。三维电解剖标测与单根坏状标测电极联合指导消融过程是进行精细标测和术中判断消融程度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强调在肺静脉口部消融,强调达到肺静脉电位的完全隔离,这对提高消融成功率,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减少复发都是极为重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