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
【6h】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慢性乙肝感染者约有4亿人,每年死于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疾病者约有100万人。大约15-40%的HBV感染者可发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癌。我国为乙肝中度流行区,据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统计数字,我国自然人群的总体HBsAg阳性率为7.18%,部分地区高于8%。
   慢性乙型肝炎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Min等[1]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个病人每年的经济费用在北京和广州分别为1636美元和1452美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姚光弼等[2]研究发现拉米夫定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的生存质量。李雯雯等研究证实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健康人群比较明显下降,短期综合治疗可以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3,4]。
   目前,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均为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酸类似物,能够抑制HBV复制、控制炎症进展、延缓疾病进程。本研究旨在借助于简明的生存质量量表(SF-36中文版)探讨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ETV组(60例)与ADV组(60例),分别给予ETV0.5mg/d、ADV10mg/d抗病毒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24周、治疗48周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学及病毒学指标,并采用简明生存质量量表(SF-36中文版)测定生存质量评分。
   应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对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进行对照分析。计算48周与基线之间各维度、生理健康方面(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心理健康方面(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及总评分差值,以差值>0作为生存质量改善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二分类变量作为因变量,6个因素:年龄、性别、户籍、文化程度、48周ALT、48周HBV DNA作为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索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基线时,与健康人群相比较[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了机体疼痛(Bodily Pain,BP)及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MH)方面差别较小之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降低,尤其以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最为显著,降低了20.6。除了BP及MH之外,其余各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ETV、ADV治疗24、48周后,伴随生化学和病毒学指标的改善,除了BP之外,生存质量其余维度的评分均明显升高,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方面,其中躯体角色限制(Role Physical,RP)和情感角色限制(Role Emotional,RE)于48周时分别提高了17.68分,14.67分。并且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显示,除了BP之外,其余各维度3个时间点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非参数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治疗48周后,HBV DNA转阴组较未转阴组生存质量的改善在以下维度具有明显差别:BP(T=-0.259,P=0.010)、总的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T=-2.246,p=0.025)、VT(T=-2.443,P=0.015)、SF(T=-3.252,P=0.001)、MH(T=-3.351,P=0.001)、PCS(T=-2.567,P=0.010)、MCS(7=-3.560,P=0.000)、总评分(T=-3.433,P=0.001)。
   对抗病毒治疗48周时单个维度评分及PCS、MCS评分提高具有统计学影响的因素是HBV DNA转阴,影响维度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方面为,包括活力(Vitality, VT)(x2值=8.1,p值=0.00)、SF(X2值=6.0,p值=0.01)、MH(X2值=6.1,p值=0.01)、PCS(X2值=4.8,p值=0.03)、MCS(X2值=7.9,p值=0.01)。
   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治疗48周时生存质量总评分的改善率方面,HBV DNA转阴组明显高于未转阴组(83.8% vs63.0%,X2=6.6,P=0.010),而其余5个因素分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别。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V DNA转阴为48周生存质量各维度、PCS及MCS评分提高的独立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与心理健康方面,为:VT(P=0.002,OR=4.022,95%CI:1.675~9.661)、SF(P=0.016, OR=2.694,95%CI:1.207~6.013)、MH(P=0.020, OR=2.576,95%CI:1.157~5.733)、 PCS(P=0.020, OR=2.993,95%CI:1.192~7.517)、 MCS(P=0.005, OR=3.901,95%CI:1.519~10.018)。
   以48周生存质量总评分与基线总评分差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HBV DNA转阴为独立的影响的因素,其OR值为3.665(95%CI:1.416~9.488,P=0.007)。
   结论:
   (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生存质量明显降低。
   (2)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3)HBV DNA转阴是生存质量提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