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李退溪圣学十图研究
【6h】

李退溪圣学十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社会背景与人生经历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太极图

第一节 太极图的仁精神

第二节 退溪所说的太极与阴阳的关系

第三节 朱熹与退溪对太极动静有着不同的看法

第四节 理与气的关系

第五节 一体的万物

第六节 作为人的意义

第二章 西铭图

第一节 世界万物是-家人

第二节 理-分殊

第三节 认知问题

第四节 格物致知

第五节 实现仁的恕

第三章 白鹿洞

第一节 “个人”意义在共同体之部分的基础上

第二节 对共同体而言“礼”的作用与含义

第三节 遵行礼该具备的心态-忠恕

第四节 敬与礼的关系

第五节 五伦的实践场-家庭与乡党

第六节 与他人的关系中有学习

第四章 心学图

第一节 七情与四端不同的概念

第二节 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不是两物

第三节 四段与七情-与王阳明

第四节 对恶的理解-意志

第五节 修养的必要性

第六节 敬与诚

第七节 中介者人心

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退溪以其《圣学十图》为基石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深入地探析了人格方面的美学思想,具有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从宏观而言,《圣学十图》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天人合一的体系。分而言之,第一图《太极图》和第二图《西铭图》联结到一起,构成了他的宇宙论学说:第五图《白鹿洞规图》,第八图《心学图》专注于心性论的理气关系与四端七情,扩展到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该遵守的责任与义务。
   从《太极图》可以看出,退溪的思想体系中有专注于“理气”“太极”“阴阳”理论的天道范畴。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主宰,亦可以用太极来表述,此即“太极即理”。在退溪思想中认为太极与阴阳是既对立又互补的关系,承认太极依赖于阴阳动静的原理。这符合退溪所说的万物是合理气而成的主张,与理气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整体。退溪说太极能动静,因此,理具有可以控制气的力量,更加强调修养的必要性,这样就不会将儒家的根基性理论“性善说”动摇。
   从《西铭图》可以看出,圣学十图第二图《西铭图》表达万物是既独立又是与别的存在和谐的,理一分殊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普遍寓于特殊,离开特殊的普遍也不会存在。在太极图退溪提及过的阴阳二分法的模型相通。通过格物与致知的解释而证明认知问题,具有价值性和实践性的认知的问题上不能避开价值问题。《西铭图》不止为了解释理一与分殊的道理,而是这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这道理而把人类与万物理解为共同体。《西铭图》贯通于家庭父子之间的理“孝”,从这“孝”发展为人类对天的尊重与顺从,这样才能引导出世界万物为何和谐的理由。
   从《白鹿洞规图》可以看出,退溪把个人的意义放在建立社会的最基本的共同体后,才提及个人修养问题的。“孝”把亲之道为基础的家庭伦理而扩展到乡党与社会范围。与他人交流之前,首先自我要站稳,与他人的关系在其后。“忠恕”关系中,忠是优先的,自我的建立才能够稳定的与他人交流,从这一点可以看到退溪思想注重个人修养。
   从《心学图》可以看出,对退溪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怎么把它们说成性善从而确立性善说。“心”作为中介者的作用更加重要,发掘人心具有的潜力,强调修养的原因都在同一线上。人心负责把上天与人类联系起来,人就通过人心接受外界,与外界沟通。重视情感的原因在于我们与外面的世界建立友好关系。退溪说“敬”通过日常生活中,可以达到宇宙的理,即诚。修养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心恢复纯善的本性,与自然合一,跟随天理。
   从四张图综合可以推断,在退溪的有机体自然观里,个体与全体在和谐状态之中,儒家对个人的意义实现是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之上的。对退溪而言,社会全体的普遍性比个体的特殊性更重要,这样才能够达到和谐社会理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