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叙事范式的传播研究——以《女勇士》中的花木兰故事为例
【6h】

基于叙事范式的传播研究——以《女勇士》中的花木兰故事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框架结构

第二章 叙事范式视角下的传播

2.1 叙事与传播的结合

2.2 叙事范式的前提假设

2.3 叙事范式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花木兰故事分析

3.1 汤亭亭及《女勇士》介绍

3.2 研究设计

3.2.1.研究假设的提出

3.2.2.研究方法的确立

3.2.3.研究效度的说明

3.3 研究发现

3.3.1 故事结构清晰完整

3.3.2 故事类型和母题具有普遍性

3.3.3 故事角色具有类型化特征

3.3.4 故事符合逼真性原则

第四章 叙事范式对传播的启示

4.1 叙事结构一致性与对立性的灵活应用

4.2将独特的叙事材料转化为普遍性材料

4.3 在角色类型化基础上实现多元化

4.4 在故事愿景中展现价值观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回顾与总结

5.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叙事能力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能力之一,影响到文化传播效果。作为旨在探讨故事选择标准的传播理论,叙事范式对提高叙事能力、促进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价值。
  基于叙事范式,以《女勇士》中的花木兰故事为研究对象,采用叙事结构分析法、故事类型分析法、叙事大角度透视法和叙事内容分析法,解释花木兰故事成功传播的原因,对叙事理性假说进行检验,为中华文化的故事性传播提供建设性意见。
  花木兰故事的成功传播在于符合了受众的叙事理性,证实了叙事理性假说。在叙事结构层面,花木兰故事结构清晰、内容完整,增强了故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叙事材料层面,汤亭亭在传统花木兰故事的基础上,融合了普遍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有利于受众产生文化移情和文化认同;在叙事角色层面,花木兰是类型化的人物,有利于受众快速识别和辨认,以简单的形式获得传播的张力;在价值观层面,花木兰的故事包含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再现了华裔的生活现实,同时,通过顺应主流价值观,获得了受众的认可。尽管花木兰故事对西方主流价值观的迎合,不利于受众对中华文化进行客观的判断,但是纯粹从传播的角度来讲,汤亭亭的花木兰故事成功把握了受众的叙事理性,说明叙事理性对受众是否接受一个故事具有重要的影响。
  花木兰故事所采用的叙事技巧,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借鉴意义。在叙事结构一致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适当颠倒个别叙事结构,让读者获得新鲜的叙事体验:在叙事材料层面,通过文化想象和文化类比的方法,将具有独特性的叙事材料转变为具有普遍性的叙事材料;在叙事角色层面,建议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实现角色的多元化;在价值观层面,通过唤醒人们内心的愿景,展现故事主旨,将价值观蕴于故事愿景实现的过程之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