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照渔家乐旅游产品的提升与转型研究
【6h】

日照渔家乐旅游产品的提升与转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乡村旅游理论综述

2.1 国内外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

2.2 关于渔家乐旅游的概念

2.3 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阶段

2.4 乡村旅游开发的类型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

2.4.1 乡村旅游开发的类型

2.4.2 我国乡村旅游典型的经营模式

第3章 日照渔家乐旅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日照渔家乐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3.1.1 日照渔家乐旅游发展历程

3.1.2 日照渔家乐旅游的资源优势、市场构成和产业形态分析

3.2 日照渔家乐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3.2.1 产品系列化、层次化低,内部结构不完整

3.2.2 产品特色不突出,品牌意识淡薄,缺乏核心竞争力

3.2.3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对深度文化氛围的营造

3.2.4 旅游规划和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3.2.5 经营模式单一、营销力度不足

第4章 日照渔家乐旅游产品提升与转型

4.1 日照渔家乐旅游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

4.2 日照渔家乐旅游产品提升与转型的方向

4.3 日照渔家乐旅游产品提升与转型的对策

第5章 日照渔家乐旅游提升与转型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5.1 配套制度

5.2 保障体系规划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日照的渔家乐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基本上在我国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阶段才开始进入旅游者视野。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以其八万余张的接待规模,日照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渔家乐旅游接待中心。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日照的渔家乐旅游产品存在着诸多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产品系列化、层次化低,内部结构不完整;产品特色不突出,品牌意识淡薄,缺乏核心竞争力;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缺乏对深度文化氛围的营造;旅游规划和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经营模式单一、营销力度不足等。
   结合日照渔家乐的发展历程、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客源市场构成和产业形态分析可以看出,日照渔家乐旅游产品的提升和转型大有空间。在日照旅游业所面临的急剧扩张的市场规模下,日照渔家乐需配合日照市度假旅游地的新形象定位,重点推出特色阳光渔村、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拥有核心旅游资源的特色精品渔家乐,挖掘渔家乐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度发展日照民俗旅游文化;完善城市和渔家乐综合的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渔家乐经营模式,重塑形象并施行新的营销组合策略。在日照渔家乐产品提升与转型的具体策略上,提出以下几点:塑造“阳光海城”品牌,转型度假旅游胜地,打造阳光渔村;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完善产业结构,提升渔家乐产品的质量;探索“公司+业户”的经营模式,吸引新的利益主体加入渔家乐经营;整合区域合作营销、节事营销、品牌营销等营销策略,重塑渔家乐度假地形象,进行品牌推广。
   在政府的政策、资金和管理体制引导和保障下,日照渔家乐在提升自身产品质量、探索新的经营模式、采取全方位的营销组合的努力下,才能在日照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下做大做强产业品牌,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渔家乐旅游度假产业基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