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心脏性猝死预防的meta分析
【6h】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心脏性猝死预防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心脏性猝死是指在先前没有明显恶化的心衰的情况下,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之内的死亡。
   据2010年的报告显示,每年有30万的美国人受到心脏性猝死(SCD)的威胁。冠心病仍然是心脏性猝死(SCD)的单独的主要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病,急性心肌缺血,基因突变,冠状动脉异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均可导致SCD,这使得对心脏性猝死的研究显得更加复杂。虽然医学正在飞速的进步,但是SCD的发生率有增无减,因为人群中冠心病(CAD)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逐年增加。SCD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不论是什么种族和性别。例如,50岁人群的年发病率为100/100000,而75岁人群的发病率为800/100000。虽然SCD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年轻人群中,猝死占所有死亡的百分比较大,因为在这些人群中,社会经济性的因素影响较大。不管在什么年龄段,女性SCD的发生率要低于男性。SCD的发生率还具有种族差异,但是具体机制还没有研究清楚。发生SCD的患者80%存在冠心病(CAD),心律失常发作时发生晕厥者,心肌梗死后早期发生室速或室颤者,NYHA心功能分级在Ⅲ或Ⅳ级者,以及具有心肌梗死病史者为发生SCD的高危人群。
   为了应对摆在心血管病专家面前的SCD这一棘手的问题,许多预防策略应运而生并应用于临床。已经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发生SCD的风险。左室射血分数(LVEF)也是发生SCD的重要预测因素。另外,年龄的不同,体重指数(BMI)的差异,患者合并高脂血症与否,这些都会影响冠心病(CAD)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风险,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是不是以上这些合并的临床状况会影响我们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的效果的评价呢?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能够终止恶性心律失常。近年来,为了找到可以使患者减轻或避免发生SCD风险的预防策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干预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植入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从理论上讲,可能有降低SCD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具有抗心律失常的药理和临床作用。然而,预防心脏性猝死(SCD)的随机对照试验依然存在相互矛盾的证据。
   目的: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在主要依据指南进行疾病的药物治疗的时代背景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SCD)的二级预防的效果。并且旨在研究在合并不同的临床状况(比如SCD危险因素的有无)时,RAAS抑制剂对SCD预防效果的差异。
   方法:
   本项研究系统而全面地搜索MEDLINE,EMBASE,以及CochraneLibrary数据库,全面收集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纳入标准并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数据由两名作者独立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按Jadad评分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iewManager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这些文献是评价ACEI/ARB对心脏性猝死次级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随访期至少为六周且有明确的心脏性猝死的记录。主要终点是心脏性猝死,次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
   结果:
   我们搜集到包含52,929位冠心病患者的2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s),该研究显示ACEIs/ARBs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SCD)的风险,(OR,0.84;95%CI,0.77-0.91)。
   结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心脏性猝死的二级预防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是有效的。当LVEF>40%时,RAAS系统抑制剂对SCD的预防效果是不明显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