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h】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本文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1 利益相关者的涵义

2.1.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2.1 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

2.2.2 对CSR维度的研究

2.3 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研究

2.4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范围的界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3.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契约理论

3.2 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承担理论

3.3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公司治理和控制理论

3.4 基于相互依存性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指标设计

4.2.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指标初步设计

4.2.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应用

5.1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方法的选择

5.2 样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评价

5.2.1 样本企业社会责任的综合得分和排名

5.2.2 应用结果及分析

5.3 本文评价模型的特点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已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情况,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年代,社会责任履行的好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却缺乏对社会责任有效的评价,因此本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上市公司的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希望为如今社会责任评价难以开展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本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相关利益者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并在国内学者对社会责任概念不统一的情况下界定了本文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及社会责任包含的七个内容体系,包括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环境资源的责任。并在第三章中对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归纳阐述,从而为下文的评价体系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了明确,并根据这些利益诉求设置了评价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筛选,最终选取了18个评价指标。
   最后本文利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实证分析了山东家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公司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对其综合得分和个因子得分进行分析,得出了山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综合得分排名,并从得分均值的角度,对这些公司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信息披露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得分情况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范围的界定一是明确了社会责任的对象性。二是对社会责任的范围做了具体的规定,并对有些范畴进行了一定的取舍。解决了社会责任评价中“评价谁”的问题。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归纳整理出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出的以相关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则解决了社会责任评价中的“怎么评价”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