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遵循现象:作为生活方式的皮罗主义
【6h】

遵循现象:作为生活方式的皮罗主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整体结构

第一章 皮罗主义概况

第一节 皮罗主义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皮罗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皮罗主义的影响

第二章 皮罗主义的问题

第一节 融贯性问题

第二节 实践性问题

第三章 皮罗主义的辩护

第一节 皮罗主义的融贯性

第二节 对皮罗主义实践可行性的辩护

第四章 皮罗主义的实践倾向

第一节 “遵循现象”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皮罗主义实践的终极目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皮罗主义是古希腊晚期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欧洲近代思想的形成以及当代的知识论都有深远意义。皮罗主义提出的一些问题,如真理的标准、论证的合理性等依然是当今知识论领域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皮罗主义的普遍怀疑思想对知识、论证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许多试图为知识提供坚实基础的学者对皮罗主义展开激烈的批判。这种批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皮罗主义在逻辑上不融贯;二是皮罗主义与常识相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践。具体说来,皮罗主义内部一些主张互相矛盾;现实生活需要信念的支撑,没有信念的生活将无法想象。我们发现皮罗主义不仅是一种知识论,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首先,皮罗主义不持有任何独断的哲学立场,具体表现在它采用一种模糊的、非确定的表达方式,而且一些典型的观点,例如“悬置判断”以及对悬置判断做出证明的各种“论式”,都不具有真理性;其次,皮罗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的实践标准不是独断的价值体系,而是现象,即事物看起来的样子。因此皮罗主义不同于笛卡尔及其以后的现代怀疑主义,它不仅仅是一种为了探索知识的基础的纯理论的怀疑,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倾向。本文试图从皮罗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角度去考察上述对皮罗主义的两个反驳:首先,逻辑融贯性方面,如果皮罗主义并不坚持一种独断的哲学立场,不肯定其观点的真理性,目的也不是建立一种融贯的知识论体系,逻辑不融贯的反驳也就无从谈起了;其次,实践可行性方面,休谟的反驳(人的本性能消除怀疑)是相当有力的,在这里我们坚持一种比较弱的立场,即皮罗主义不是普遍必然的,但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皮罗主义的终极目的也是心灵宁静,但是与同时代的斯多亚学派等不同,它不是试图根据理性指引的事物的本性而做出正确选择和行动,而是怀疑理性能够把握现象、显现事物本性的能力,把现象作为实践的标准,意外地达到了最初的目的——心灵宁静。皮罗主义的这种遵循现象的生活方式虽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但也具有可能性,是达到幸福的一种可能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